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爭議:公平與效率之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09 09:48:56  


高鐵撥款未能通過,立會外的示威者難掩興奮心情,振臂歡呼。
  中評社香港1月9日電/公平與效率,成為1月8日香港立法會財委會對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撥款的爭議焦點。

  《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在當日下午4點至6點的第一段討論期間,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等官員接受了多達20多位議員的初次質詢,還需面對接下來的10多位議員的首次提問與11位議員的第二次質詢。

  連規劃時間計算在內,已經推進了10年的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項目,由此走到了最關鍵的一步——涉及669億港元的這一龐大投資。

  如果立法會通過撥款提議,那意味著每個香港公民要從自己錢包中掏出一萬港幣去建設這段僅26公里長的鐵路。這個天價,據計算足夠興建兩條青藏鐵路。

  8日下午,中環立法會門外聚集的一千多民眾,以各種方式抗議政府投資600億港元修建高鐵。香港警方不得不在會場外面增派警力維護秩序。

  記者隨機採訪了門外的參加“反高鐵嘉年華”的抗議者,發現反對派對此次高鐵項目的矛盾,相當一部分集中在總共669億巨額造價上。

  效率:邊緣化之憂

  港府所稱的在沒有高鐵的情況下,香港將蒙受每日500萬港元的損失,是用經濟內部回報率這一指標計算的。“通過節省時間,高鐵每年帶來的內部回報率是6%,50年帶來的收益是870億,再除以50年和365日,得出這一數字。”鄭汝樺這樣回應議員陳偉業的質詢。

  港府在巨大壓力下推進高鐵項目,源自對被邊緣化的擔憂。“為有效善用與內地的聯繫,並與大珠三角區域城市群進一步融合,我們需要加快發展跨境基礎設施,以確保人流、貨流和車流通行無阻。”

  在港府向立法會提交的《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最後報告》中,強調稱香港要建立雙物流系統以達成這一目標,包括一個連接珠三角的鐵路網絡,輔以航空服務。

  鄭汝樺表示,目前香港平均每日跨境總乘客量69.8萬人,預計其中將有約9.9萬人次使用建成後的高鐵,而且這尚不包括由高鐵帶來的 20%-30%衍生乘搭人次,“這是非常保守的預算,羅湖現在已經很繁忙,未必能處理所有的自然增長(跨境交通)需求。若沒有高鐵這一高效交通工具,其它口岸均會在以後飽和。”

  根據運輸及房屋局提供的數據,自1988年起跨境車客量差不多每十年增加一倍(1988年香港每日跨境總乘客量僅9.5萬人次,到1998年增加至約22.75萬人次,2008年這一數字變為45.8萬人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