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CNML格式】 【 】 【打 印】 
馬見美議員時稱兩岸為“兩國”?馬政府忙澄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18 17:19:53  


  中評社台北2月18日電/台媒報道,馬英九昨接見美國眾議院“能源自主及全球暖化委員會”共和黨首席議員後,發出新聞稿說,馬英九在會中以“兩國”稱呼兩岸的“主權關係”。不過,馬政府今天澄清,馬英九提到海峽兩岸時,不會使用“兩國”來描述雙方關係。

  中央社報道,“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說,“因為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當然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中國大陸是一個‘地區’,我們並不承認大陸當局為一個‘主權國家’,僅在事實上並不否認其為中國大陸地區的有效統治當局。”

  王郁琦表示,這樣的“憲法”架構是在19年前、李登輝任內“修憲”時即已確定,民進黨執政8年期間,並未嘗試對此架構做任何改變。

  他指出,這種看法一方面符合“憲法”與法律的規定,同時反應海峽兩岸的政治現實與兩岸交流的需要。這樣的作法不但不是軟弱,更能凸顯“主權”與“主體性”;如果不以這種方式來描述兩岸關係,反而弱化了“憲法”所主張的“主權”與地位。

  據報道,馬英九昨天接見美國聯邦眾議院“能源自主及全球暖化委員會”共和黨首席議員James Sensenbrenner,根據事後“總統府”發出的新聞稿,馬英九在會中向單勃納說明台灣與中國大陸簽ECFA議題時,是以“兩國”稱呼兩岸的“主權關係”,但這一段話稍後在“總統府”網站上,“兩國”二字立即被改成“雙方”。

  對此,王郁琦昨受訪說,由於昨天處理新聞稿的幕僚是新手,因一時疏忽而寫成“兩國”,並非馬英九口誤,馬不可能講錯,新聞稿在總統府網站上刊登出來,他們發現後就立刻更正。到今天,王郁琦再度做出上述澄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