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新生報:簽ECFA 不可要大陸盡給好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22 10:06:22  


  中評社台北2月22日電/過年期間總要說些吉祥話,馬英九這麼說:“景氣已逐漸恢復”、“今年經濟情況一定比去年更好”。然而,包括大甲鎮瀾宮等各地廟宇抽出的今年運勢籤,好像都“不怎麼好”。

  台灣新生報今天社論說,今天是過年後的第一個上班日,大家都已回到各行各業的工作崗位,為嶄新的一年打拚,為台灣經濟打拚,我們真的期望能如馬英九所言,今年要比去年好,台灣經濟能重新振作,漸入佳境,創造一個豐收的一年。

  眼前十分清楚的,台灣經濟要好,其前提條件奠基於良好的兩岸關係。這在過去一年已有明顯的驗證,兩岸關係在雙方默契下已大有改善,兩岸直航帶來許多便利,再也不需耗費於外交“戰場”上的無謂投資,致力於發展兩岸貿易的企業主亦節省不少生產或運銷的支出。在這新的一年中,兩岸關係得持續努力,走穩走好。

  其次,洽簽兩岸經貿協議,當是政府部門今年的另一項重要工作與挑戰。馬英九在過年前曾用“幫助人民做生意,提升台灣競爭力”的平易說法,強調必須簽署ECFA的正當性和迫切性,但是這樣的說明能夠消除過去存在的疑慮,恐怕未必。根據天下雜誌最新調查,ECFA雖然獲得一千大CEO高達九成支持率,但有近半數CEO擔心政府沒有能力保護台灣利益。從這些調查數據,大概可以看出政府推進此一工作困難之程度。

  社論指,眾所週知,“做生意”必定有風險,天下絕沒有穩賺不賠的生意,無論企業主或CEO對此均熟稔亦敏感。但此刻他們所擔憂的,尤在政府有沒有辦法做到維護有利於台灣發展的整體大環境。這種擔憂究竟來自於對政府效能沒信心,或者是對ECFA具體內容的不了解,均是政府不容忽視的問題,否則還會引來更多的疑問與憂慮。

  東協(東盟)加一已於今年元旦上路,接著“東協加三”、“東協加六”將相繼成立,“台灣競爭力”的課題迫在眉睫,急如星火。而且,這不僅政府急,企業界更急,但再怎麼急,絕不能進退失據,絕不能犧牲台灣利益。因而,當政府面對這些關係台灣未來的各種事項時,當應盡可能公開、透明化,而非只呈現“好的一面”而已。

  社論表示,我們希望兩岸洽簽ECFA,真如馬英九所說的,可讓兩岸貿易進入一個新的境界,對雙方貿易的提高、國民所得的增加都有幫助。但進一步的問題是,這種“提高”與“增加”是暫時的利益,抑或是長久的利益。如果答案僅是一般消耗性商品,只能“保固”三年或五年,那這絕不是我們所要的ECFA,這種ECFA寧可不要。

  既然ECFA是“做生意”、“競爭力”的事,那簽署ECFA則必然是涉及雙方互有利害,甚至衝突的談判。因而,不可能大陸盡給好處,他們盡給好處,我們也會更不放心。我們期待政府付出更大的努力,創造一加一大於二的利益,不僅有近期的利益,也能開創兩岸長久的利益。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