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華人青少年在葡萄牙的生存狀態報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28 00:15:05  


  
  “華人父母對子女施加的影響太多了,給予他們的自由卻很少。我長大成年後會喜歡過著有更多私隱空間的生活,但到了老年我會讓子女和我住在一起。”
  
  Hip hop no templo 佛堂裡的嘻哈樂
  
  在一個周日的下午,里斯本 Cabo Ruivo 地區的一條小路旁,你可以透過落地玻璃看到佛光山佛堂裡面金色的佛像。一進屋就聞到令人心悅的佛香。年輕人的歡呼聲響起的時候,記者留意到他們都有地道的葡萄牙語名字,談吐間夾雜著普通話詞匯。
  
  這個佛堂不僅僅是一個宗教場所,它同時扮演著第二代華人移民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角色。以佛堂的文化作為背景,他們相聚在一起練習傳統舞蹈和其他文化節目。音樂響起來之後,佛光會青年團的男孩女孩們專心致志地為新年文藝晚會的現代迪斯科嘻哈舞蹈節目作排練。
  
  里斯本佛光會青年團團長 Maria Quian Quian 今年 19 歲,記者和她坐在父母的餐館中聊起她的故事,聊起她的性格是如何在這兩個不同的世界中建立的:“我出生在科英布拉,從小就和葡萄牙小孩一起相處,我從來都沒感到被排斥被孤立。在我 10 歲那年來到里斯本一家公立小學讀書,從前我都是一個好學生,但我發生了很多事情。有一天我和一個女孩打架之後,我母親將我轉到一所私立學校讀書。”

  連續兩年, Maria 在課間都是獨自一人坐在學校的走廊旁邊:“我問自己,為什麼他們不接受我。但我有耐心,忍了下來。我改變不了什麼。” Maria 在家裡從來不說學校的事情:“家人日夜工作,為我的學業付了很多錢。我覺得對他們說了也沒有什麼用,因為這只是我自己的問題。”那時候,她還只有 13 而已。
  
  在此期間, Maria 的母親開始帶著她定期來到佛光山和中文學校。從此, Maria 和她的家庭文化之間產生了新的思想紐帶。
  
  現在,進修酒店管理專業的 Maria 已經理解自己的東西方身份認同:“首先我是一個葡萄牙女孩,因此我的身份證正是這樣寫的,我喜歡做葡萄牙人。我認為這是我對世界有著開闊眼界的原因。我的母親沒法接受這種差異,但是我也喜歡在家裡生活的那種傳統模式。” Maria 承認只去過一次舞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