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歐洲華媒:中國到底行不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15 00:02:31  


    
  日本的文化與中國同根同源,日本的文化藝術,有太多太多都是源自中國。但是現在的日本人卻將這些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在日本傳揚開來。茶道、書法、繪畫、瓷器……這些曾經是中國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藝術形式,卻都只能在日本得到最大程度的傳揚。日本人鐘情漢學研究,對中國古典名著如數家珍;日本的文學家和藝術家在世界舞台上大放異彩,但文化內核還是地地道道的漢文化;川端康成、黑澤明、村上春樹,這些耀眼的名字背後,影響了太多人……有幾個孩子沒看過日本的動漫?有多少人是在多啦A夢和鐵臂阿童木的故事裡長大的?日本料理店在世界各地林立,但是誰又知道那日本最傳統的壽司其實是“中國造”呢?京都和果子和懷石料理,都鑒證了日本文化的精髓,包括對吃的講究。 
  
  我們不得不說,這樣看來,日本真是一個美到不行的國家。是我們人人都要艶羨的地方。中國和日本之間的差距真的好大,我們要學習的東西真的很多。也許讀過這本書,大家對日本的態度,都應該是一種愛到不行的“膜拜”了。但是,我希望我們再讚揚日本的同時,問自己幾個需要誠實回答的問題。作為一個中國人,而不是世界上任何一個渴望向日本學習的其他國家的人,我們與日本之間的關係更加複雜,所謂的中日友好,還承載著很多沉重的感情。 
  
  作者在書中提到“日本還是那個日本,只是我們看日本的視角發生了變化。”我也承認這一點。如果沒有對日本的態度上的變化,相信作者也不會寫這樣一本介紹日本“強大”的書給中國人看了。但是我覺得這句話似乎也應該反過來再強調一遍,“就算我們看日本的視角變了,日本還是那個日本。”中國和日本之間的關係,並不是那麼容易做到冰釋前嫌。有些傷疤,是會一直留在心裡的。當然,作為長期研究中日關係、長期致力於中日友好交流事業的作者本人,不可能不了解這個問題。因此,他指出,中國和日本有兩個“遠”,一是感情,二是差距,前者情有可原,後者必須縮小。這句話說得很好,也是很值得我們反思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