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走向世界的“林黛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31 00:08:36  


 
  筆者:霍克斯翻譯的《紅樓夢》與楊憲益、戴乃迭合譯的《紅樓夢》在英語世界擁有廣泛的影響力,你怎樣評價這兩大譯本?

  裴鈺:霍克斯譯本是目前英語世界普遍流行的標準本,在英美世界的主流圖書渠道發行,英語讀者隨手可以買到。譯文達到了英文母語小說的水平,創造力極強,是生動性和藝術性最高的譯本。比如,霍克斯準確翻譯了曹著的書名,The Story of The Stone(石頭記),這是眾多英譯本中唯一一個非常精准的英譯名。但該本沒有完整地保留中國文化的獨特性,文化誤讀較多,比如將劉姥姥變成了一個基督徒。

  楊戴本最大特點是譯文嚴謹,對中國文化保留完整。但譯文的生動性和藝術性均不足,屬於《紅樓夢》研究資料性的讀物,影響力目前局限在中國內地。

  一般來講,普通讀者閱讀霍本為佳,而專業研究者適合閱讀楊戴本。

  筆者:你是第一個提出“全球化紅學”觀點的學者。這是一個怎樣的學術命題?它的提出基於什麼樣的理念?對於中西文化交流有何借鑒意義?

  裴鈺:我講過“曹雪芹在中國,紅學研究在世界”。紅學並不是一國之學,中國紅學和世界紅學間的壁壘必須打破,“全球化紅學”體系是五個部分——版本+考據+文藝批評+對外翻譯+對外傳播。一個跨國界、跨學科的完整的紅學研究模型,無論哪個學派,無論哪種治學方式,都離不開上面五個基本方向。我的研究方向是和“對外傳播”路徑相吻合的。

  談到“全球化紅學”的理論根基,我想是這樣的: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大國在迅速地和平崛起,中國文化也由此以最強烈的力度,融入世界。如楊潔篪外長所言,在全球化時代,我們要格外維護中國文化的“獨特性”,盡力減少文化誤讀,促進不同文化實現和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