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國話語60年變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14 00:03:42  


 
  1994:互聯網開啟話語平權

  是否擁有傳播媒介,決定了話語權力的基本格局。媒介的缺乏,也是民間話語難以傳播和被無視的根本所在。已故作家王小波對此有生動的描述:“在一個喧囂的話語圈下面,始終有一個沉默的大多數。既然精神原子彈在一顆又一顆地炸著,哪裡有我們說話的份?”

  1994年4月20日,中國連入因特網的64K國際專線開通,實現了與Internet的全功能連接,被國際上正式承認為真正擁有全功能Internet的國家。

  全社會話語權力的格局也自此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現在看來,中國互聯網的誕生,其意義怎麼估計都不過分。它終結了數千年話語權均被當權者和部分精英控制的歷史。中國人與全人類幾乎同步進入了眾聲喧嘩的時代。

  從此,一家獨大、唯我獨尊的話語方式成了明日黃花,民間話語終於在主流話語空間中獲得一席之地,而且勢必在未來的話語權力博弈中日益壯大。個人的權利和尊嚴,從此躍遷至一個嶄新的高度,自我價值實現的途徑得到空前的擴展。這一切,均在中國互聯網15年的發展過程中得到了證實。

  由網絡論壇、個人博客、微博客三個階段著眼,可以概覽中國互聯網發展歷程中,網絡語言的生成、話語方式的演進以及話語權力格局的變遷,及其經歷的一個從稀少到普及,從局部到全面,從特權到平權的過程。

  互聯網的群體交流,早期主要是通過論壇、BBS、新聞組和電子郵件等方式實現。最初的論壇參與者多為IT從業者和學界精英,除了專業討論之外,文學寫作、文娛體育消息是這一時期主流,語言和話語方式承接傳統,並無鮮明顯著的網絡特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