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美關係風波的不同解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16 10:32:38  


2月1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不顧中國的強烈反對和多次交涉,在白宮會見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中評社香港4月16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4月14日載文《中美關係風波的不同解讀》,摘要如下:

  北京所堅決反對的對台軍售和接見達賴問題,並未得到美方承諾。如果說最近的風波發端於上述兩個問題,那麼即使兩國關係重新回到原點,這兩個問題仍然掛在中美關係的賬上,成為懸案。中美雙方的各自得失,似乎不能不以此來計算。

  美國總統奧巴馬不久前宣布對台軍售和會見達賴之舉,使中美關係一度趨於緊張陷入低谷。經過兩個多月的外交折衝和努力後,奧巴馬日前會見中國新任駐美大使重申中美友好合作的願望,胡錦濤主席也已到了華盛頓出席核武器問題峰會。這無疑表明,最近風波迭起的中美關係終於克服困難,重返正常軌道。

  儘管如此,這場風波的前因後果與來龍去脈究竟如何,雙方的立場對策以及最後緩解原因,依然受到人們的關注。正在這個時候,美國著名智庫卡內基和平基金會負責研究工作的副會長道格拉斯•珀爾拋出一篇文章,透露了中美雙方進行交涉的內幕情況。

美國版本:“北京改變了口氣”

  珀爾近日在美國智庫尼遜中心出版的《國家利益》季刊上拋出一篇文章,對近期中美雙方的表現作了與中方有別的解讀。他首先指出,當這場風波開始時,無論北京或華盛頓官方,在他們相互關係中的基本對策“實際上並沒有發生急劇變化”。

  按照珀爾的看法,中國對奧巴馬的強烈反彈,本來不過是中美關係中“習以為常的波動”。然而中國官方的激烈抗議與宣傳機器的高調反應,卻把關係推向前所未有的緊張程度。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