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鋼明:區別很大,美國政府主要救助的是金融機構,中國主要是進行固定資產投資。事實上,中國並沒有發生金融危機,中國的危機是自己造成的。中國只有很少的金融機構買了很少的雷曼債券,所以,金融危機不應該發生在中國。但中國的救市措施也是成功的,因為我們沒有像美國那樣把錢投到了銀行,而是把錢投到實質的經營中了。
金融危機是美國的金融機構搞衍生品造成的,對美國來說是真正的金融危機。要解決這場危機,美國首先要解決金融機構的問題,美國政府通過國債投資的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如果美國政府當初不用國家投資的方式,而是靠市場自己融資的辦法來解決,這場危機是渡不過去的。所以,兩個國家發生危機的情況完全不同,不能說誰好誰壞,兩個國家做得都是成功的。
《新財經》:美國的不良資產援助計劃(TARP)使美國的大型金融機構渡過了危機,如今,美國政府已經收回了被救助機構(比如花旗銀行)的部分資金,並得到了一些股息。美國政府類似這樣的救助措施,與中國的救助措施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袁鋼明:美國在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美國監管部門對金融機構進行了“壓力測試”,用最嚴格的條件來測試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問題。經過測試後,先對有毒資產進行評估,評估後對有毒資產進行“消毒”,給予被援助的金融機構一定的優惠利率補貼,發動民間金融機構參與。這樣做的結果是,很多金融機構不會去隱瞞壞賬,盡量不去向國家要錢,機構也願意自己解決問題。美國的這種做法,還沒有哪個國家比它做得好,使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增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