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政策退出方式不同
《新財經》:既然說經濟已經復甦了,就不得不提經濟刺激政策退出問題。您認為,中美兩國經濟刺激政策的退出方式會有什麼不同?
盛 洪:美國的退出方式很簡單,就是這些被救助的機構和企業恢復正常運轉後,向聯邦政府歸還救助資金,錢還給政府就等於救市政策退出了。在中國,實際上是靠政府的行政干預來退出,比如銀行的貸款額度要有限定,用政府的行政命令來控制銀行發放貸款規模。由於一些政府部門、一些央企都比較喜歡膨脹的政策,所以,中國的政策退出不會太快。現在看,問題還不會太嚴重,中國還有沒完成的城市化進程,使政策退出的腳步放慢變得相對合理。
袁鋼明:刺激政策肯定是應該退出的,但中國現在並不談退出,退出是美國先提出來的。因為,一開始很多學者就反對,不能用破壞經濟機制的辦法來解決金融危機。所以,美國在說服持不同意見的人的時候,就表示了刺激政策只是應對危機的一種方式,只要危機一過,刺激政策馬上退出,絕不拖延。
但中國從來就不說政策退出問題,把這個事情當做機遇繼續發展下去。這就是應對危機的弊病,或者說是對金融危機不合理的認識。實際上,刺激政策是應該退出的,比如貨幣政策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這也是一種退出。但現在財政政策就不好退出,房價現在被推得這麼高,地方融資平台也沒辦法退出,也不能退出,很多錢都投向了公共事業,投入到長期工程中,這些工程一建就是十年,甚至更長,建起來就退不下去了,否則都成了“半拉子”工程。中國是一開始就把這些刺激政策當成了長期政策,利用這個機會搞長期的基本建設,其實壓根兒就沒想退出。
《新財經》:我們知道,美國的很多政策是在限制政府的控制能力,即使這次對個別行業有一些救助行為(比如汽車),但也沒有更多地介入。而中國的很多政策,是在聚集政府權力,比如“國進民退”潮流重現。這樣下去,一段時間後,中美在經濟上會出現怎樣的不同效果?
盛 洪:“國進民退”如果再繼續下去的話,可能對中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國進民退”就是使國有經濟所占的社會資源比例增大,意味著生產率較低的企業群體替代生產率較高的群體,從整個社會來講,社會的生產率會下降,經濟增長速度會放慢。另外,“國進民退”會導致極大的不公,國有企業利用壟斷權,利用所謂的特殊權力,獲得了大量資金,然後用這些資金增加自己的收入,他們的收入高出社會平均水平的5~10倍。這麼高的收入顯然不是通過自己努力得來的,是利用的特權和壟斷權得到的。在經濟增長速度比較快的時候,這種不公帶來的問題有可能被緩和下來,大批社會弱勢群體,比如農民和農民工,由於城市化的發展,還能得到一定的補償。但在經濟增長速度放慢的時候,矛盾就會凸顯,甚至會帶來動蕩。應該說,如果“國進民退”繼續下去的話,會阻礙中國經濟健康增長的勢頭,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後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