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儒學能為文明對話提供什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01 00:08:00  


 
  我們的心態是一種平等的心態,一種包容的心態,而不是強加於人的心態。但是即便是這樣,我接觸的一些西方人還是說,就是因為你這種包容性,讓我們覺得更加可怕。他很擔心他們的文化今後就沒有了。尼山文明論壇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們要利用好這個機會,讓外國人來感受中國的文化,來了解我們的文化,這是個非常好的做法。希望今後這方面的工作能夠持續進行。

  趙啟正(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尼山論壇組委會副主席):中國六十年,特別是三十年以來的迅速發展,已經由世界的邊緣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了。中國因素是世界因素中的顯變量,不可忽略中國;同時,我們對國際環境也不可忽略。一個好的國際環境對中國的發展是溫暖的,有利的,而惡劣的外部環境對中國的發展是制約的。

  國際環境很多,為了討論方便,我們給它分類: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再往下細分,就是輿論環境。在這方面,中國遇到的困難:第一,中國改革開放較晚,國外對中國所知較少;第二,漢語傳播得不夠;第三,西方媒體對中國報道的偏差。這偏差是很嚴重的。為什麼會造成對中國的歪曲乃至攻擊呢這是因為西方媒體是按照他們的標準來看中國的,凡跟他們不一樣的都要批判;再加上由於中國發展迅速,他們就產生了害怕的心理。這就造成了一個對中國輿論不利的環境。

  世界是一個多樣性的世界。在這多樣性當中呢,實際上是不平等的。我們應該提倡對文化差異的正確態度。對此我們可以分析一下:一種態度是互相尊重,從而可以互補,可以創新本民族的文化;一種是“毫不在意”,引起交流障礙。法國工商部長跟我說,他說中國我不敢再來了,我問為什麼,他說,受不了,為什麼在宴會上我不喝酒就說我不夠朋友;第三種是互相歧視導致文化衝突;第四種,如果被政治家利用,就會發生政治糾紛或戰爭。

  所以對待文化差異的態度需要端正。我們在論壇中一定得強調文化的多樣性,文化的平等。我們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不同的文化,彼此之間不要另眼看待,不要把自己高看一等,把別人低看一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