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人民幣可望在近期內緩步升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21 10:17:15  


人民幣縱使升值,也未必就能完全解決美國的失業率和貿易赤字,因為中國短期的匯率調整並不能解決美國長期的負面發展趨勢。
  中評社台北6月21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在二十國高峰會(G20)舉行前夕,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宣布,將“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此舉意味大陸將改變金融風暴以來實質緊盯美元的匯率政策,預料短期內,中國大陸會讓人民幣緩步升值。

  今年開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就成為舉世關注的焦點,面臨國際間排山倒海的壓力,中國大陸卻一直不為所動;儘管美國一百三十名眾議員聯名提案,揚言如果人民幣不升值,美國應該採取提高關稅的報復手段;但中國大陸始終堅持人民幣不會在國際壓力下升值。

  社評說,如今,大陸央行主動宣布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無異表示過去二十個月金融危機期間,中國大陸採取的固定匯率政策即將結束,其所以如此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回應國際社會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西方國家一直認為,亞洲國家的超額儲蓄是引發金融海嘯的重要原因,他們強調引導亞洲貨幣回到合理價位,是讓全球金融秩序重回平衡的最佳與最快的途徑之一,強勢的人民幣自然是眾矢之的。這次的G20峰會,人民幣匯率既可能是議題,中國大陸主動宣布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當然不無紓解國際壓力的用意。

  第二,緩和中國大陸與美國間的貿易衝突。近年來,美國外貿赤字越來越大,失業率也居高不下,對美國享有重大貿易順差的中國,就成為代罪羔羊,特別是人民幣對美元在過去二十個月來沒有升值,更被視為美國經濟不振、通貨膨脹的罪魁禍首。經濟學家克魯曼就宣稱,由於人民幣匯率被低估,美國喪失一百四十萬個工作機會,中國大陸此時機動調整匯率,顯然有平息美國報復的用心。

  第三,緩解國內通貨膨脹壓力。中國大陸去年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八點七,貨幣成長率則高達百分之二十七,已累積相當大的通貨膨脹動能,今年第一季進口物價年增率接近百分之十,顯示企業成本提高,為了抑制可能日漸惡化的通貨膨脹,並促進外向型企業的結構調整,推動匯率改革,促使人民幣升值,自然是可行的手段。

  可以預見,未來人民幣匯率將會比以前更有彈性;不過,即使人民幣升值,幅度也不致太大,更不會一次到位,基本上將會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也就是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的基本穩定狀況下,以整體經濟狀況和市場需求,按照自主性、可控性、漸進性的原則,對人民幣浮動空間展開調節。

  社評說,我們認為,國際間目前雖然對此表示歡迎,但未必盡然滿意,特別是美國方面還會繼續施壓,要求人民幣儘速大幅升值;不過,人民幣縱使升值,也未必就能完全解決美國的失業率和貿易赤字,因為中國短期的匯率調整並不能解決美國長期的負面發展趨勢。至於對台灣方面,人民幣升值可能也是得失互見,主要原因是人民幣升值,固然將使大陸人民購買力增強,來台觀光客數量增加,消費同步升高,台灣的觀光業及旅遊業隨之受惠,股市和房市也會水漲船高;然而,隨著工資、設廠成本及進口原物料價格調漲,原先利潤就低的大陸台商,勢將受到嚴重衝擊,因此也不容過度樂觀,必須審慎應對,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樂觀其成,因為此舉畢竟利多於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