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釣魚島屬中國又添鐵證 比日本早76年發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22 09:29:39  


蔡根祥(右)和蕭相愷在南京聚首。兩人共持的古書,即為《記事珠》影印件。
  一本淘自南京朝天宮古玩市場的古書,竟藏有震驚兩岸四地及日本學界的史料——中國人發現釣魚島,比日本人早了76年!這就是清代名著《浮生六記》的佚文。這本古書,就是清代學者錢泳的手寫筆記《記事珠》。正是他的親手抄錄,得以保留下沈復所著的《浮生六記》的第五記《海國記》。

  日本主張對釣魚島擁有主權的理由之一,是日本人古賀辰四郎在1884年“發現”該島,而沈復發現釣魚島的時間為1808年,比日本人早76年。

  昨日,海峽兩岸學者聚首南京,進一步考證錢泳的手抄本《海國記》。來自台灣師範大學的蔡根祥教授,江蘇省社科院文學所原所長蕭相愷以及古書發現者彭令,向本報記者獨家披露了文物發現及驗證的幕後曲折傳奇故事。

  傳奇一

  在朝天宮“鬼市”上,他淘到“爛書”

  彭令,這位“黑瘦矮小”的山西平遙藏書家,說話帶著湖南口音,他從包裡取出一疊資料,向記者講起讓他做夢也沒想到的曲折故事。

  南京朝天宮的“鬼市”,在淘書人圈中是頗有名氣的。2005年秋天的一個清晨,大約是個週六,朝天宮古玩市場薄霧籠罩,“淘寶”的人群影影綽綽,摩肩擦背,人們打著小手電筒,在地攤中尋覓著。黑瘦矮小的彭令很不惹人注目,但他犀利的目光借助電筒的微光,朝故紙堆中不停地搜索。突然,當電筒的光束掠過一本破爛的抄本時,封面上“記事珠”三個字引起了他的注意,經驗告訴他,這是歲月留下的滄桑。於是他輕輕地翻開書頁,一手漂亮的好字映入眼簾,他心中暗喜,但很快他便起身準備離去,不經意地隨口問了個價格,商販發現這個“黑瘦矮小”人是外地客,開了個高價。彭令痛心地以高於心理承受價幾十倍的價錢買下這本“爛書”,成交後,他沒有再逗留,迅速離開了朝天宮。

  回憶這段經歷,彭令說,“至今他也不知道這個書販子姓甚名誰,如果書販子知道這本破書裡竟藏著一個驚天秘密,一定後悔不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