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馬英九就任黨主席後的兩岸關係言論及意圖解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4 00:21:56  


兩岸關係取得突破性進展
 
  八、台還沒有為兩岸未來定位找到答案,任內不會與大陸談統一。馬認為,兩岸未來定位還沒有找到最後答案,還需要更多時間讓兩岸民眾,以中國文化做為基礎來選擇最好的生活方式。兩岸能否達成統一得看未來數十年情勢的發展,目前沒人能回答這個問題。現階段任何躁進的政治選擇,不論急統或急獨,都會引起嚴重的對立與紛擾,沒有一方可以獲利,周邊國家也連同受害。任內不管4年還是8年,都不會與大陸談任何有關統一的問題。兩岸政策就是“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狀態,並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與合作。”雖然台灣有些人對目前的大陸政策有所質疑,但這是一個正確的政策,會“擇善固執,持續推動”。兩岸已形成“一種可維持的現狀”,即大陸在口頭上“擱置統一主張”,台灣則“克制‘台獨’訴求”,共同致力維護和平。兩岸要在政治上找到共同點,還有長路要走,台灣人民“寧可保持現狀,並深化雙方的互動,把統獨問題留給後代決定。”(注8)

  九、德國模式對兩岸關係有借鑒作用,台灣不可能“芬蘭化”。馬認為,兩德與兩岸的條件很不同,“一個德國、兩個國家”的原則不適用於兩岸,但“德國模式的精神,比方說相互尊重、正視現實和彼此合作”,“努力謀求和平共存之道”,值得兩岸借鑒。兩德在1972年簽訂“基礎條約”,相互承認對方的領土和統治權,隨後分別加入聯合國,在國際社會互不代表對方,不過都以統一為最高目標。另一方面,不存在“台灣快速芬蘭化”的情況,將台灣從美國在亞洲盟邦中排除也不是美國政府的政策,“台灣不可能芬蘭化”。(注9)

  馬英九言論及意圖解讀

  總的來看,馬對兩岸關係的宏觀長遠思考尚不脫國統綱領和520就職演說的框架,如:認為台現行憲法即“一中憲法”,兩岸為“特殊關係”--既非一國內部的關係,也非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主張“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現階段“不統不獨不武”,維持現狀;強調“民主自由人權”的價值,主張累積互信,在“對等、尊嚴的基礎上,以民主的方式解決問題”;主張對外關係與兩岸關係平衡,同時下好台灣、大陸、國際社會三盤棋;主張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與合作,秉持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先急後緩的順序,尋求共同利益的平衡點,以經貿往來與文化交流的全面正常化作為兩岸走向雙贏的起點;等等。

  但認真比對可知,馬目前在兩岸政策上的態度,較之前特別是當政以前,有所發展或微調。例如:

  馬關於兩岸互信要長期點滴積累、說到做到,遵循“和解-合作-和平”三步驟的談話,表明馬認為要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僅要堅持“九二共識”,遵循“三先三後”的規律,更要有誠意有耐心,讓時間、讓後代、讓中華民族智慧來解決問題。馬提出的三步驟,反映了他對兩岸關係發展規律的思考。按照這一思路,2005年國共達成五項和平發展願景就是實現和解,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以來的兩岸互動就是實現合作,兩岸合作的結果就是實現和平發展,其途徑是通過密切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和人民之間的往來,互利互惠,增進情感,化解敵意,累積、鞏固並擴大互信,待條件具備時進入政治談判階段,商簽和平協議。這一思路實即“過程決定論”,體現了事務發展以量變促質變的發展規律。

  馬關於台灣地理位置特殊、經濟比“外交”重要、必須簽署ECFA的系列談話表明,在經濟全球化大勢所趨、金融危機重創台灣經濟、祖國大陸經濟一枝獨秀、兩岸經濟聯繫日益密切的形勢下,馬更深切地意識到,經濟是民生的基礎也是政治的基礎,台灣經濟發展越來越離不開祖國大陸,只有簽訂ECFA,才能給台灣經濟發展帶來生路和出路,才能避免台在亞洲經濟整合的過程中被邊緣化,才能再造台灣發展的黃金10年,並進一步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雙贏,同時,這一步也關係著馬個人及整個國民黨執政的命運。在某種意義上,馬已將個人的政治賭注押在此案上。

  馬關於不能把台灣對外關係完全寄託於兩岸關係發展的談話,較之大選期間提出的“外交政見”有所微調。馬蕭“外交政見”稱:將“在兼顧尊嚴前提下,從共同利益出發,以‘九二共識’為基礎,在互不否認的情況下,與對岸展開務實協商,尋求彼此可以雙贏的平衡點”。但最近半年多來,台在對外關係上有許多動作事先不與大陸打招呼,表面上不再挑戰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但實際上並未放棄入聯的目標,不過在策略上有所調整,改為優先加入事務性功能性的組織,如國際衛生、氣象、海事組織等,目的是突顯台的“獨立主權”,避免對大陸依賴過深,造成被動。這種做法目前雖在可控範圍內,但顯然並不利於兩岸增加互信,也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形勢不協調。

  馬關於要締造和創造台海和平、以和平立足的系列談話,將“和平”的價值與“民主自由人權”並駕齊驅,這不啻於給台的兩岸政策劃出了一條底線,即:無論兩岸關係多麼難處理,都不能以破壞台海和平為代價,必須在維護和平的架構下尋找出路。馬自認這是台灣“面對全球競爭最好的、獨有的棋路”暨“贏的戰略”,將使台灣站在好的制高點上,立於不敗之地。換言之,馬的兩岸政策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在確保台灣自主性和維護台海和平的底線之間尋找空間--維護兩岸和平但不致傷害台的自主權,維護自主權但不致破壞兩岸和平。馬自信台在兩岸制度、價值觀、生活方式和品質的競爭中仍佔有優勢,只要樹立“和平締造者、和平創造者”形象,不做“麻煩製造者”,就能贏得世界的同情與尊重,就能在與大陸的博弈中立於不敗之地。這顯然是一個新思維。

  馬首次表明“不會要求美國為台灣而戰”,某種意義上等於降低了對美國保護台灣的期待值。此言一出引起民進黨及“台獨”勢力的強烈反彈,馬索性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說清楚講明白,無疑給了“台獨”勢力以當頭棒喝,也讓台灣民眾從中有所醒悟。從邏輯上看,馬的理由是站得住腳的,馬並沒有改變什麼,只是把話說白說透而已,美國對此並未表示異議,反而肯定馬降低兩岸緊張關係的努力。(注10)

  馬關於目前“憲政運作狀況相對良好”的談話,主要是對長期以來島內要求修改或重新制訂新憲的回應,表達不會大修“憲法”的態度,根本目的應是為了維護兩岸和平的政治基礎--“一中憲法”,反對“法理台獨”,避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節外生枝、重蹈緊張倒退覆轍。對此應予以充分肯定。

  馬在接受德國《國際政治》和美國《華盛頓郵報》專訪時,實際提出了處理兩岸關係應“三兼顧”和確立“五前提”,較之上世紀90年代國民黨當局提出的政治談判“三前提”(即:承認台是對策政治實體,不打壓台的國際空間,放棄對台用武)更為具體,突出強調民主體制、政治現實、大陸撤導等,其中第三條要求大陸“放棄預設的政治前提”(合理懷疑應指大陸制訂的反分裂法)顯然是高難度要求,不啻於升高了兩岸和談的門檻,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設置了障礙。當然就客觀條件而言,在馬當局民調資料沒有明顯提升、年底五都選舉未能達到預期三贏的目標、第8屆“立委”選舉國民黨不能保持絕對優勢、馬英九連任沒有絕對把握的情況下,兩岸和談之說亦不現實。

  馬關於兩岸統獨問題留給後代解決的系列講話表明,“維持現狀、三不”(不統不獨不武)說辭已由當初某種權宜之計調整成現階段的戰略方針,馬已從“國統綱領”和“兩岸終極目標是統一”的立場後退,與民進黨1999年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立場接近,有將兩岸分治現狀法制化、正常化、長期化的打算。這固然與形勢變遷、台灣主流民意希望維持現狀、兩岸統一條件尚不成熟、馬英九面臨競選連任壓力有關,但這種言論無疑會讓許多盼望兩岸早日統一的大陸同胞和海外華僑感到失望;美籍華裔教授楊力宇在與馬對談後發表的“馬英九對兩岸統一似乎非常抗拒”的一番話,不啻佐證了許多人對馬“拒統”的懷疑與擔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