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馬英九就任黨主席後的兩岸關係言論及意圖解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4 00:21:56  


 
  馬雖然承認考察德國15次的結果,感到德國模式很難套用於兩岸關係,但在內心深處卻希望或幻想兩岸關係能比照德國模式辦理,故而在接受德國重要期刊《國際政治》專訪時,詳細列出了兩德相處之道,特別提出“德國模式的精神,比方說相互尊重、正視現實和彼此合作,努力謀求和平共存之道,值得兩岸借鑒”等,對照馬2006年訪問哈佛大學時提出的“國際參與的暫行架構(MODUSVIVENDI)”的新概念,(注11)這一談話意涵頗值得玩味和關注。馬關於台不可能“芬蘭化”的談話,表明其既不想成為中國大陸的“附庸”,也不想完全受制於美國,而試圖在美中台三者之間搞平衡,謀求台灣利益的最大化。

  小結

  概括而言,馬就任台領導人兩年來,對兩岸關係實力對比逆轉及台灣面臨的嚴峻形勢,均較前有更多的認識與切身感受,其大陸政策總的來說就是要搞“四大平衡”,即在台灣與中國大陸與美日的關係中找平衡,在維護台灣的主體性與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找平衡,在兼顧歷史、現實和台灣人民感受當中找平衡,在平衡藍綠兩大對立陣營與爭取2012勝選連任中找平衡。平衡點在於:堅持“一中憲法”及“九二共識”,維持兩岸分治現狀,拼經濟優先,和平發展至上,兩岸關係與對外關係協調發展,循序漸進。目的是順應經濟全球化、大陸崛起的新形勢,爭取兩岸競爭的戰略制高點,掌握主動權,通過和平發展壯大台灣經濟,用兩岸和平的時間換取台灣的生存空間,確保台灣在兩岸乃至全球的競爭中佔據優勢至少雙贏。台《聯合報》在虎年伊始時評價馬的兩岸戰略是:“希望透過兩岸和解、美台合作,爭取一至兩代的和平來發展台灣,既等待中國變化,也爭取國際支持;至於統獨問題,則交由未來的台灣人決定。”(注12)

  按照胡錦濤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中的講話,目前的兩岸關係應是以和平統一為指向,以和平發展為主題,以“兩岸同屬一中”作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以深化交流合作、推進協商談判作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途徑,以促進兩岸同胞團結奮鬥作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強大動力。胡錦濤還指出: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包括大陸和台灣在內的中國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家園,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靠兩岸同胞共同奮鬥,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要靠兩岸同胞共同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要由兩岸同胞共同享有。要堅持以人為本,把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貫徹到各項對台工作中去,理解、信賴、關心台灣同胞,體察他們的意願,瞭解他們的訴求,為他們排憂解難,滿腔熱情為台灣同胞多辦好事、多辦實事,依法保護台灣同胞正當權益,最廣泛地團結台灣同胞一道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將兩岸領導人的講話放在一起比對可知,雙方有分歧也有交集。分歧在於:大陸堅持國家統一的方向,台則除了維持現狀外無明確方向;大陸堅持兩岸關係高於台外關係,台則堅持二者並重;大陸反對台向美軍購及尋求美國安保,依法抗“獨”,台則努力向美軍購並尋求美國支持,反對“預設政治前提”;大陸力促政治談判建立軍事互信,台則設置諸多前提條件強調等待時機成熟;大陸主張兩岸為命運共同體,要共同奮鬥實現民族復興,台則少談或避談“共同論”等。共同點在於:都主張兩岸法理統一,反對法理獨立;都主張以人為本,以民為本;都主張面對現實,建立互信,擱置爭議,共創雙贏;都主張優先促進經濟文化交流,循序漸進。

  應該說大陸和馬英九之間還是有起碼的政治互信和共識的,馬執政兩年來,兩岸關係大體上還是沿著和平發展的軌道穩步向前推進的。雙方之間的分歧起因複雜,雖未在馬執政後加深,但也不能期待在短短兩年內就解決。聯繫到這兩年全球金融危機對台灣經濟造成巨大衝擊,“台獨”勢力不甘心下台並因兩岸關係大幅改善充滿危機感而全力打馬,加之馬執政初期缺少經驗小錯不斷,造成民意支持度大幅下滑面臨連任的不確定,大陸對馬目前在兩岸關係上相對保守的態度應儘量理解包容體諒,給馬以折沖的時間,讓時間和實踐來驗證兩岸和平發展路線的正確,並進而變成台灣內部支持馬連任的動力。

  註釋

  (注1)見2009年10月17日就職黨主席後在記者會上的講話,12月接受德國媒體專訪;2010年4月6日與哈佛大學師生舉行視訊會議的談話,5月14日接受台中央社專訪,5月19日在就職兩周年記者會上的講話。

  (注2)見2009年10月17日就職黨主席後在記者會上的講話,12月接受德國媒體專訪,2010年元旦祝辭,1月21日接受中視《挑戰面對面、唱旺台灣》節目專訪,1月26日在三藩市與“百人會”餐敘時的講話,2月15日參加桃園縣中壢市新春團拜時的講話,3月4日在台南縣對25縣市婦女會幹部的講話,4月6日與哈佛大學師生舉行視訊會議的談話,4月17日在台北縣秀朗園小談ECFA,4月25日“雙英辯”,4月30日在總統府財經月報的講話。

  (注3)見2009年11月17日在國民黨中山會報上的講話;2010年元旦祝辭,1月13日在台“外交”部門會議上的講話,1月19日出席黨務基層社團婦女總會活動時的講話,1月26日在三藩市出席僑宴時的講話,1月28日在洪都拉斯舉行記者會的講話,4月6日與哈佛大學師生舉行視訊會議的講話,4月27日接見外賓時的談話。

  (注4)見2010年最新一期“治國周記”。

  (注5)見2010年2月17日接見美國眾議員單勃納一行的談話,4月6日與哈佛大學師生舉行視訊會議的談話,5月1日接受美國CNN衛星連線專訪,5月5日的談話,5月14日接受台中央社專訪。

  (注6)見2009年底與記者茶敘時的談話,2010年4月6日與哈佛大學師生舉行視訊會議時的講話,5月15日在“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慶祝活動籌備委員會”上的講話,5月19日在紀念就職兩周年記者會上的講話。

  (注7)見2009年12月接受德國媒體“國際政治”的專訪,2010年5月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5月19日在就職兩周年記者會上的講話。

  (注8)見2009年10月18日接受路透社專訪;12月9日接受德國媒體專訪,12月15日主持中山會報的講話,12月15日會見美國西東大學教授楊力宇時的談話,12月接受亞洲《華爾街日報》專訪,2010年元旦祝辭,4月6日與哈佛大學師生舉行視訊會議時的講話,5月8日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5月14日接受台中央社專訪,5月19日在就職兩周年記者會上的講話。

  (注9)見2009年12月接受德國媒體專訪,2010年1月2日講話。

  (注10)中評社台北2010年5月4日:AIT肯定馬英九降低兩岸緊張努力。

  (注11)見馬英九在哈佛大學發表《台海和平與繁榮新願景》的演說,2006年3月23日中央日報。

  (注12)聯合報2010.01.02:馬英九跳出統獨不同李扁。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0年7月號,總第151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