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6日電/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4日在全國國土資源廳局長座談會後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房地產市場呈現出量跌價滯態勢,再過一個季度左右可能會面臨全面調整,房價會有所下降。(《新京報》7月5日)
中青在線刊登文章說,徐部長的預判,依據是中央近期連續出台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政策:從“新國四條”到“新國十條”;從規定二套房首付比例不得低於50%,到房價過高地區可暫停發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此輪嚴厲的調控政策,顯示了中央調控房價非同以往的決心。
然而,新政出台兩個多月來,中國主要城市住房成交量銳減,但房價並未應聲下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2.4%,環比上漲0.2%。其中,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5.1%,環比上漲0.4%。超過10%以上的同比上漲,不能不令人懷疑文章開頭的預判是否成立。
逆政策而行的房價很不給調控面子,當然,政策對市場的影響有一定滯後性,而且政策的嚴厲性還會加碼,再過一個季度房價會有所下降,這不是不可能。但考慮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以及具有中國特色的“賣地財政”,房價會否在未來一個季度有所下降,依然令人存疑。
全國政協委員梁季陽在今年兩會上就說:“2009年,全國的土地出讓金收入已經超過1.5萬億元。不少城市的土地出讓金已經占地方財政收入約50%。”賣地收入已支撐起地方財政的半邊天,要是半邊天塌下來,很多地方主政者是無法面對和承擔的。
這占了半邊天的財政收入除了用於“三公開支”,其中一塊是用於公共建設和社會福利保障。城建、教育、醫療、養老、失業……哪一樣都得花錢,花少了,市民還不滿意。既不讓池子進水,又要池子流水,這能持續多久?如果地方政府財力原本雄厚,倒可以持續一下,可事實並非如此——3月17日《中國證券報》的一個報道就說:2009年年末,中國地方政府負債達7.2萬億元,面臨嚴重債務危機,多個地方靠賣地還貸。實際上在眾多公共福利保障性支出中,地方政府出了大頭,經濟學家胡鞍鋼此前在接受採訪時也指出:“我國在教育投入方面,大體上94.5%的投入是由地方財政支出的。”
回想2008年,受金融危機波及,國內房價大幅下滑,地方財政很快捉襟見肘,各地紛紛出台五花八門的托市、救市措施——地方政府需要通盤考慮,有些支出是剛性的,有些工程在加緊上馬,一旦財政入不敷出,銀行收緊信貸,資金鏈斷裂隨時都有可能,那樣政府就難以運行。何況,房地產業對GDP有重要貢獻,在以GDP論英雄的時代,打壓樓市不啻打壓GDP。地方政府打壓房價的內在動力不足,因此,中國這房價既不是市場的結果,也不單是行政的結果。
作者說,我並不是為地方政府開脫,而是要理性分析為什麼高房價治不了,其核心是怎麼解決地方政府的財政收支平衡。把房價打壓下來,或減少甚至取消賣地財政,這個缺口拿什麼來補?誰來補?還有理論說,房子在西方某些國家是作為福利而不是商品,真要這樣,有些地方政府就是賣光辦公大樓也不夠,現在提高福利是不是太奢侈了點?
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不是大話空話,但怎麼把這些做真做實,才是最難之處。比如,如何尋找賣地財政的替代品?中國怎樣才能在國際產業鏈中往前端靠?在轉型尚未完成前,房地產仍是“支柱產業”,而中間階層則是最大的埋單人——富有的人無論房價高低都能通吃,困難群體則在指望保障性住房。
文章說,如果說賣地財政是必然的,那為這個財政做了貢獻的人,有理由知道它是不是實現了公共利益最大化。只有實現了這點,民眾承受了高房價卻享受了好的福利,這才是值得的,就怕承受了高房價,卻享受不了好福利。這裡就需要公開財政預算,擠幹不必要的支出,能做到這一點,民眾對高房價的抱怨才會少一些;政府財政有困難,民眾也願意共赴時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