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推廣普通話與保護方言不矛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27 00:15:16  


 
  值得注意的是,在反對提案、捍衛“粵語”的廣州人中,有眾多80後、90後的年輕人。7月11日,一批廣州本土的“80後”在廣州一家公園集會,利用“快閃黨”的方式齊唱粵語歌。

  “保衛粵語”背後的文化焦慮

  這場辯論,把建議在電視台推廣普通話的代表人物、市政協提案委副主任紀可光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網上謔稱他為“碎粵神偷”。

  在廣州出生、長大、工作至今的紀可光,在接受廣州媒體採訪時表示:廣州不僅僅是廣州人的廣州,它還是國家中心城市之一的廣州,也是國際化的廣州,廣州應該有開放、包容的胸襟,讓在廣州學習、工作的外來人融入廣州,而這種融入首先是語言上的融合。我不是建議“取消粵語”,我只是呼籲主頻道應以普通話為主。

  其實,早在2009年,為迎接亞運會,廣州電視台就投資3000萬元,將原來用粵語播出的經濟頻道改為普通話播出,另將粵語播出的“午間新聞”也改為普通話。然而,改版後的經濟頻道收視率並不理想,今年初又改回粵語播出。不過,在紀可光看來,收視率與思想觀念、節目製作、播出質量有很大關係,為了追求收視率而改用粵語是“因噎廢食”。

  令人不解的是,在廣州市政協提交的《關於進一步加強亞運會軟環境建設的建議》中,共有35條,為何這條增加電視台普通話播音的建議令廣州人有如此大的反應? 

  力挺“粵語”的韓志鵬認為:廣東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載體,而且很多海外華僑華人只會說廣東話,這是維繫華僑華人的一個紐帶。粵語與本地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如果粵語沒落,生活方式也會隨之改變。我怕廣州人到時會集體失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