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美關係轉圜,美國應先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4 00:32:32  


資料圖:2009年11月訪華期間,奧巴馬登上八達嶺長城。
  中評社北京8月24日電/環球時報刊載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所長袁鵬的文章說,近一個時期,美國高官頻頻就黃海、南海問題高調發表不友好言論,“喬治.華盛頓”號航母穿行日本海、南海、黃海之間。這種耀武揚威式的巡游招致中國官方的批評、媒體的撻伐和民間的激憤。一時間,中美關係向何處去成為人們街談巷議的焦點話題。

  與過去一年人們大談“G2”、中美積極合作全面關係等熱絡場面相比,目前這種緊張膠著的結局多少有些諷刺意味。這種反差只能有三種解釋:第一種解釋,去年人們對中美關係太樂觀了,或者如有人所說“被美國忽悠了”。換言之,奧巴馬、希拉里去年的表現只是虛偽的假象,現在終於撕下偽裝,露出了霸權主義的真面目;第二種解釋,人們對當前的緊張局面有些過於擔心。較之1995-1996年台海危機、1999年“炸館事件”、2001年“撞機事件”,這次博弈既沒有“肢體衝突”,也沒有“群體事件”,只是唇槍舌劍,算不了什麼,波濤汹湧終會風平浪靜;第三種解釋,從過去一年高開高走到今年急轉直下,當前狀態並非兩國主觀意願所致,而是一系列深層原因使然。只要冷靜搞清事情原委,總結經驗教訓,中美關係仍會像過去三十年一樣“螺旋式”向前發展。

  第一種解釋顯然高估了美國政客們的智慧,低估了中國的能力與戰略。誠然,奧巴馬政府過去一年對華身段柔軟、語調溫和有相當程度的策略成分,但多少也反映了佐立克提出“利益攸關方”以來,美國朝野以新戰略思維應對中國崛起的努力。因為當前美國涉南海、黃海問題的過激言行而全面否認美國新政府過去一年對華政策蘊含的新氣象,顯然有失偏頗,無法全面把握美國對華政策。

  第二種解釋看似處事不驚,但顯然是一種線性思維,以不變應萬變,容易掩蓋事物背後某種質的變化。中美關係已然發展成為利益深度捆綁、利害高度攸關的全面戰略關係。每個問題看似孤立,卻又環環相扣,交叉感染,不易根治。靜觀其變只能使問題惡化,用老辦法似乎也解決不了新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