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北京學者:朝鮮半島 美手中永遠的棋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4 00:37:28  


 
  克林頓政府的朝鮮政策可以說是“對話”與“壓力”並舉。美國希望通過直接關注朝鮮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問題,力求改變朝鮮。2001年1月小布什政府上台之後不久,2002年10月第二次朝核危機爆發。隨後就有了“六方會談”。布什政府第一任期的朝鮮政策是同意六方會談、不同意美朝直接對話;第二任期白宮政策“大回轉”,美國直接啟動與朝鮮的雙邊會談,希望達成朝鮮最終棄核、增加美國對朝援助和美朝關係正常化等一攬子協議。

  然而,美朝關係和六方會談由於朝鮮拒絕全面核查,而在2008年11月陷入停頓。奧巴馬政府堅持布什政府的“全面核查”原則,力爭重啟六方會談。但2009年4月5日朝鮮的火箭試射和5月25日的第二次核試驗,談判努力遭受重挫。美朝雙方開始了新的一輪“討價還價”的政治角逐。

  總的來說,冷戰後美國的朝鮮政策已經從冷戰時期防範朝鮮再度成為“侵略者”,出現了解決朝鮮作為“搗蛋者”的實質性轉變。美國更多擔心的是朝鮮追求核武器對地區與全球核不擴散體制的衝擊和破壞,擔心朝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技術擴散對中東政治和國際反恐局勢的影響,擔心朝鮮核問題加劇東亞區域的核擴散。

  在策略上,美國在維持駐韓美軍和強化美韓軍事同盟的同時,出現了組織區域合作、分擔責任、共同應對朝鮮核武器威脅的變化。在政策實施的手段上,出現了既主導國際制裁和鼓勵進程、又推動美日韓對朝制裁協調、同時鼓勵和施壓中國積極影響朝鮮棄核與朝鮮行為的變化。美國在半島的軍事行動方針,更是出現了以威懾朝鮮的軍事挑釁行動到強化對韓國的“核保護傘”、有可能在朝鮮挑釁時實施軍事懲罰、以及協調美韓軍事行動、共同對朝鮮崩潰前景進行軍事干預的轉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