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朝鮮日報:韓國改善對華外交迫在眉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9 10:10:21  


  中評社香港10月19日電/朝鮮日報18日發表社論說,據悉,韓國外交通商部計劃將負責對中事務的“科”從現在的1個增至2個,並將本部及中國派駐人員等中國事務人員最多增加20多人,以加強對中外交。在外交通商部,負責對美事務的北美局有3個科,但東北亞局下屬的中國科,自1992年韓中建交至今一直是8人(除助理人員以外)。在外交通商部2000多名職員中,會說中文的只有約85人。

  社論說,去年韓中貿易額達1410億美元,占韓國總貿易額的20.5%,大於對美(9.7%)與對日(10.4%)貿易之和。而朝鮮問題比經濟問題更重要、更緊迫。正如旨在解決北核問題的六方會談進程及天安艦沉沒事件後的國際局勢發展所體現的那樣,不通過中國,就很難打開朝鮮之門或使朝鮮轉變態度。韓中關係於2008年提升為“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但天安艦事件重新提醒我們,要想發展到韓中共用“戰略”的階段,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朝鮮突發情況隨時可能發生,屆時韓半島及韓民族的命運也將改變。要想對此做好準備,在保障韓半島和平的情況下開啟統一之門,必須儘早拓寬對中外交領域及深度。

  社論說,在韓國,可以被稱為“中國通”的人少之又少。中國的高層領導人經常遺憾地表示,沒有合適的韓方人士進行坦誠交流。在外交通商部高層和總統身邊,只有“美國通”和“日本通”,卻沒有“中國通”。韓中建交及中國改革開放以後進入外交通商部的“中國通”,目前剛剛晉升為中層幹部。政府任命總統秘書室長出身人士擔任韓國駐中國大使,提升到可以與各界溝通的級別,但由於中文水平較低,在深入交談方面仍有局限性。

  社論說,如果外交通商部內中國問題專家的級別還沒有達到與中國進行實質性對話的程度,從外部吸納專業、權威人物,也不失為一種辦法。要想準確判斷中國對韓半島的影響力現狀及朝鮮問題等未來變數,並做出合理應對,必須儘早擴充能夠準確解讀中國外交“內外”的人才並完善相關係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