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瞭望披露未來外交5著力點:堅決維護領土主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06 17:30:13  


 
  而世界經濟正在經歷深度變革和調整,世界主要經濟體正在重塑國家實力,一場新的全方位綜合國力競爭正在全球展開。在這場競爭中,每個國家的發展都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我們不能抓住機遇、把握主動,我國就可能拉大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也難以在這場競爭中掌握主動。

  按照中央的新要求,面對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必須科學判斷和準確把握我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審時度勢,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實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貫徹堅持韜光養晦、積極有所作為的戰略方針,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緊緊跟上國際經濟科技發展大勢,推動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邁上新台階,努力搶占世界經濟發展新的制高點、增創新優勢,進一步奠定我國在世界經濟政治格局中的有利地位。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國際問題專家吳白乙教授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時指出,外交是內政的延伸。自從十一屆三中全會調整黨的工作重心以後,我們始終以經濟發展為主線,我國的外交也是圍繞這一主線展開。“近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的增長和騰飛,在世界經濟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外交主動服務於國內經濟建設的意識逐漸增強。通過政治關係和國家關係來促進經貿關係發展,為國內現代化和工業化的進程服務。外交的這一功能也越來越突出。”

  吳白乙說,內政決定了中國外交的基本屬性。“儘管我們的GDP總量已超日本,但我們有很多軟性指標還遠未達到發達國家的標準,中國仍然是個發展中大國。發展是我們的第一要務。”

  他認為,我國應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成果,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長高祖貴對此完全同意。他說,中央強調“堅持韜光養晦、積極有所作為”,與前些年提出的“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相比,多了“堅持”“積極”四個字,含義深刻,這是對“國際力量格局和自身實力的清醒認識。”

下一步外交五大著力方向

  無論是從我國發展歷程看,還是從世界其他國家發展歷程看,能不能抓住機遇、推進發展,是一個國家能不能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的關鍵所在。歷史一再表明,機遇極為寶貴、稍縱即逝。

  權威人士指出,我們既要珍惜機遇、抓住機遇、用好機遇,又要認清挑戰、應對挑戰、戰勝挑戰,隨時準備應對可以預料的和難以預料的,來自國內的和來自國外、境外的,來自經濟生活中的、社會政治生活中的以及自然界的各種困難和風險,努力化挑戰為機遇、變壓力為動力。

  “正如鄧小平所說:‘冷靜觀察,穩住陣腳’,這就是戰略。我們對世界的發展永遠抱有一種冷靜沉著的觀點去看待現實的變化。始終保持我們這種處變不驚的心態。我們既不是短期的過激反應或者權宜之計的急功近利,但是同時我們也非常務實。”吳白乙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