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CNML格式】 【 】 【打 印】 
專家稱中國艾滋病疫苗一期試驗實現設計目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30 15:05:48  


  中評社北京11月30日電/“國際艾滋病日”前夕,中國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專家邵一鳴在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表示中國艾滋病疫苗一期試驗完全實現設計目標。

  新華社報道,邵一鳴介紹,傳染病的疫苗臨床試驗一般要進行三期。從剛剛結束的第一期臨床試驗充分證明,這個疫苗是非常安全的,接種者沒有任何嚴重的不良反應;既能夠引起體液免疫反應,產生抗體,也可以誘導細胞免疫反應產生針對病毒的特異性的T細胞反應,完全實現了設計目標。

  “中國艾滋病疫苗第一期臨床試驗順利結束,二期疫苗也已經生產出來,得到了國家藥監部門的技術審批,現正報送二期的臨床試驗的方案。”邵一鳴說。

  早在1993年,中國就參與了艾滋病疫苗臨床試驗,是發展中國家第一個參與此項工作的。中國自己的艾滋病疫苗研究開始於2005年左右,採取的是創新技術路線。

  “首先,我們使用中國的天花疫苗——‘天壇株’作為艾滋病疫苗的載體,把老一輩科學家沈榮顯院士30年前研製出世界第一個慢病毒疫苗(EIAV)的原理用到艾滋病疫苗的抗原改造上。選擇天花疫苗作為艾滋病疫苗的載體,是因為天花疫苗在人類使用的時間最長,使的範圍最廣,數據最可靠,時間最久,安全性有把握。試驗的另一個特質是使用活的病毒載體,活的病毒載體免疫原性更好。按照這樣創新的技術路線,我們研製的艾滋病的疫苗在三年前啟動了臨床試驗。”

  “我們現在最想實現的就是把已經完成的一期臨床實驗的疫苗儘快推入二期,讓它能較早進入第三期。我們希望能產生一個初步能看到一定效果,或是能展示未來發展方向的臨床試驗結果。”邵一鳴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