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劉國深:增進兩岸政治互信理論思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1-03-02 00:17:56


中國政治現狀:一體兩面,無序共存
 
  筆者提出的“國家球體理論”,既借鑒球體之形,也注重球體之神——維持國家領土主權圓融一體不僅是政治的必然,而且是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根據政治學理論中的國家學說,組成國家的四大要素分別是領土、人民、有效的政府和主權。如果我們將國家結構比作一個“球體”,那麼,國家要素就構成了“國家球體”的內在主體部分。以地球構造作譬喻,國家球體是由“國家地核”——領土、“國家地幔”——人民、“國家地表”——有效的政府三個部分組成,而“有效的政府”對內行使鎮壓和管理、對外行使保護和履行義務的功能就是主權。建立在領土與人民之上的政權機構(政府)則是“國家球體”的“球面”。“球面”的對內約束功能(統治權)為對內主權,對外交往功能(獨立權)為對外主權。[4]

  由此觀之,現代國際關係不正是由近200來個這樣的“國家球體”沿著一定的軌道相互作用著的關係總和嗎?紛繁複雜的國際社會如同宇宙天體關係一樣,要求各個“國家球體”內部保持穩定性,同時要按照一定的規則行事。聯合國憲章有關維護會員國領土主權完整的規定,就是保障現代國際社會和諧穩定的普適規則,這就是國際政治正常運行的軌道。依照這一規則,任何國家球體都在保持相對圓整性,否則將難以在國際政治軌道上正常運行。

  目前的“中國國家球體”之“國家地核—領土”和“國家地幔—人民”一體性是得到兩岸雙方所依循的最高法理(憲法)保護的,以聯合國為代表的國際社會也尊重並維護她的完整性。1949年以來,“中國國家球體”的“國家地表”事實上是由中國大陸政權(正式名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台灣政權(正式名稱為“中華民國政府”)這兩塊大小殊異的“政權球面”構成。一方面,兩個“政權球面”各自附著於中國國家球體中一定比例的土地和人民之上;另一方面,兩個競爭中的“政權球面”雖然大小迥異,但也都是依附在整個“國家地核—-領土”和全體“國家地幔—人民”之上,因為任何一方的“憲法”都規定要維護領土的完整性,否則將難以存續。兩個“政權球面”雖然功能大小懸殊,但各自都有一定的對內約束功能和對外交往功能,只不過兩者之間的功能區隔是內戰狀態結束前過渡期的暫時現象,並沒有相互認可的“憲法”穩定性的保障,這些功能隨時都可能因內爭激化而出現變化。“中國國家球體”這種暫時性的“雙色地表”區隔共存狀態之所以得以持續,是因為兩岸雙方都有意確保“國家球體”的內在主體部分完整性不受損害,所謂“相忍為國”是也。

  在相當長時間里,“中國國家球體”上兩塊大小不同的“球面”一直呈現出緊張對峙的狀態,兩岸雙方為此都付出沉重的代價。隨著時空環境的改變,兩岸從對抗走向對話,爭取早日結束敵對狀態並達成和平協議,已經成為兩岸人民的共識和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兩岸雙方已開始出現共同面對歷史真實、政治現實和法理事實的跡象,“領土主權一體”和“治權差序並存”的國家共同認知正在形成中。在這一共識基礎上,雙方的基礎性政治互信將得以強化,兩岸將更加順利地進行“成長性互信”階段,透過協商談判,兩岸民眾將成為兩岸和平發展的最大受益者。

  三、新視野下的兩岸政治難題解讀

  筆者希望在海內外學者專家的幫助下,“國家球體理論”能進一步完善,為兩岸雙方提供討論國家、兩岸關係定位等問題的共同認知基礎,進而增進兩岸基礎性互信。在這一新視野下,一些多年來困擾著兩岸雙方的政治難題有可能進一步找到新的解釋和思考路徑。雙方有可能就兩岸交流交往中經常遇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稱謂問題達成諒解;“你是誰?我是誰?我們都是誰?”的問題有可能得到皆大歡喜的答案;雙方各自不得不強調的“主權”主張有可能得到合情合理的解釋;所謂的“統一”和“獨立”問題有可能得到更加準確的定義;兩岸雙方在國際上的共存乃至合作的合理性有可能得到合乎邏輯的回答;兩岸政治協商和談判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有可能得到新的認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