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樓價物價齊漲 港幣收入貶值、居粵港人回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15 11:35:21  


  中評社香港2月15日電/記者昨天了解到,近期不少港人返港所帶行李內不是手信,而是日常用品,大包小包好似搬家一樣。與北上探親人流如潮相反,這些港人以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為多,且拖男帶女,打算回港定居。

  深圳口岸方面證實,去年下半年開始,部分長期北上生活的港人紛紛回港消費,甚至重新回流香港居住。
   
  回流潮去年漸顯現
  
  香港商報訊,內地CPI指數近年來一路飈升,港幣越來越“不值錢”,港人北上消費愈發感到囊中羞澀,一改出手闊綽的習慣。家住深圳蛇口的港人李先生說,和妻兒在深圳已居住8年,如今正準備回港生活。李先生是中港貨櫃司機,每月收入1.5萬港元,妻子沒有工作,孩子在屯門上學,每天經口岸往返。

  李先生說,以前由於香港生活成本太高,所以舉家遷到深圳來。一開始感覺還不錯,100港元能換116元人民幣,每個周末都會帶家人出去游玩或食大餐。不過,去年起感到壓力大了,不僅100港元只能換到85元人民幣,物價更是飛漲,深圳不少東西價格甚至比香港還貴二三成。巨大的開銷讓他決定,節後就帶妻兒返港生活。

  像港人李先生這種情況的,如今越來越多。據了解,這股港人“回流潮”從去年中開始出現,下半年逐漸增多,已經成為一股暗湧。
  
  北上打工者減一成 

  據分析,2009年約有21.8萬港人在內地工作,2010年下降一成多,剩下約18萬人左右,兩年相差約3萬人左右,恐怕大多數是回流者。

  記者從廣東公安部門獲悉,去年初,許多香港人到珠三角等城市辦複戶要求回來定居養老,3個月後通知其辦手續時,不少人看到當地物價飈漲,紛紛打起“退堂鼓”,不再申請複戶定居了。

  記者採訪中發現,香港“回流潮”以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93歲的潘煥金婆婆比較典型。

  據悉,13年前,潘婆婆帶著幾十萬港元的積蓄回廣州時,打算“葉落歸根”,終老故土。但近兩年來,內地物價上漲,港幣又飛速貶值,在雙重壓力下,潘婆婆的積蓄快速用完,身患疾患的她,不得已告別在廣州的親人,孤獨地走上了返港之路。

  來自香港工聯會的消息稱,近年來,處理港籍老人返港求助個案不斷增多,2008年只有90多宗,2009年就增加到110宗,2010年不低於200宗。
 
  賣掉物業毅然返港

  港人在內地置業的熱情急轉直下,也在某種程度上印證了港人“回流潮”在暗湧。

  置業國際集團的調查顯示,去年上半年香港投資者在內地置業的單位數量下跌至7900—8900個。其中,港人在深圳置業的宗數僅約2000—2200個,比前年同期減少近一半,為該調查10年來最低。

  記者在香港人居住較為集中的深圳皇禦苑小區了解到,此樓盤去年底以來,放盤數猛增,業主70%都是港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