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國媒體觀察:美國之音的前世今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19 00:18:23  


 
  第三,美國之音應清楚地、有效地闡明美國政策,同時也報道對這些政策所發表的認真負責的意見和評論。

  章程的第一句話明確地說明了設立美國之音的目的是為了“美國的長遠利益”,其餘的只是手段。

  而蘇聯,為反對西方的宣傳,採取了放干擾的政策。直到1987年1月,根據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的指示,蘇聯停止干擾BBC的對蘇廣播,不久又相繼停止干擾美國之音等多家西方電台的對蘇廣播。1988年11月29日,最後停止了對自由廣播電台的干擾。美國國際廣播委員會認為:“蘇聯停止干擾西方廣播,可能比戈爾巴喬夫決定從東歐撤軍50萬的允諾更重要。對美國來說,它為促進蘇聯社會的和平演變,提供了難得的機會。”這些電台的節目給蘇聯原本動蕩的社會帶來了混亂,是導致蘇聯迅速解體的直接原因之一。

  冷戰後,西方的政策做了相應的調整。1991年,美國眾議員本特利提出動議,建議國會應以針對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自由歐洲電台和自由廣播電台為模式,創建自由亞洲電台。美國政府采納了這一建議。1994年,美國在《國際廣播法》等法規文件中,把中國、朝鮮、伊拉克、伊朗、緬甸、越南等國家作為意識形態攻堅的主要對象。1996年9月30日,開辦自由亞洲電台的華語廣播。2002年,該台使用上述語言的廣播時間每天多達20小時。

  1998年10月,美國總統克林頓簽署法律,將美國所有公共資助的非軍事國際廣播置於新機構廣播董事局管轄下。1999年10月,由九位跨黨派成員組成的獨立的廣播理事會成立。廣播理事會負責掌管聯邦政府贊助的所有非軍事國際廣播服務,九位成員中的八位由總統指定並接受國會認可, 而另一位便是國務卿。可見,美國之音等仍是美國政府的喉舌,是推行其全球戰略的工具。

  2001年 9.11 事件後,美國政府為反恐目的調整了對外政策,對華政策便從“遏制”轉向“接觸”,同時加強了對阿拉伯國家的國際廣播電視宣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