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少將:利比亞是法國控制非洲國家的“肉中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2 08:32:44  


  中評社北京3月22日電/人民網消息:19日,部署在地中海的美軍和英軍軍艦與潛艇向利比亞發射了上百枚“戰斧”巡航導彈,襲擊了利比亞的20多處防空設施。當晚,法國戰機空襲利比亞,“奧德賽黎明”軍事打擊開始。21日,著名軍事專家尹卓少將做客強國論壇,以利比亞局勢為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在談到為何法國在這次事件中成為第一個進行軍事打擊的國家時,尹卓做了如下的分析。

  歷史原因:利比亞對法國的確有特殊意義,首先利比亞在歷史上曾經為法國所控制,在二戰期間和二戰之後一直到1951年,整個利比亞南部都是在法國的控制下。另外,在80年代利比亞和法屬北非國家關係非常密切,例如它曾經在經濟和軍事上支持過乍得的反政府力量,而法國支持乍得政府花了幾年時間才把這支反政府武裝鎮壓下去,法國空軍還有一些飛機被非政府武裝擊落過,在法國造成了非常大的反響,所以法國把這筆賬都算在利比亞的頭上。

  尹卓還分析到,法屬非洲國家曾經有過一些激進派別,都跟利比亞有關係。因此,法國把利比亞看成其控制法屬非洲國家的主要障礙,可以說是“肉中刺”。另外,目前,法國在乍得有巨大的經濟利益,它的主要的石油集團“托塔爾”非洲集團在這裡,應該排在世界上石油大公司的第四位 。法國在乍得石油油田開採權、天然氣開採權都有非常大的既得利益。

  國內政治原因:尹卓分析到,薩科奇這次在處理利比亞問題上過於強勢,因為是法國最早承認了反政府組織為合法政府,造成了法國和利比亞合法政權的斷交,而這種行動在歐盟遭到了廣泛批評。歐盟的外交事務負責人阿什頓夫人對薩科齊政府也提出了尖銳的批評。所以法國既然它已經走到這一步了,再想回頭很困難,唯有走到底,把利比亞卡扎非政權推翻才可能保證“托塔爾”利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