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我國經歷了30多年的改革開放,基本上走過了經濟起步和起飛的階段,進入了中國社會快速而深刻的全面轉型階段。這個階段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矛盾錯綜複雜、並且高度關聯交織的時期,也是執政黨面臨極大風險和挑戰的時期。省級主要領導要努力提高統籌兼顧的本事,配套推進各個方面的改革,並要有處置各種突發風險與意外情況的能力。同時,各個省市區的改革發展狀況不僅在當前而且在未來都對整個國家具有相當的影響。因此,他們不僅僅是國家政權系統的所謂中層官員,而應該是既能夠高瞻遠矚地把握全局、把握長遠,又善於不失原則、靈活權變地協調和處理好各種複雜問題的政治家。
三是,從“木桶短板”原理和“協調平衡”原理看,中國社會的未來發展不僅僅取決於我們已經取得的成就,更取決於黨和政府能否解決好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使這些問題和矛盾不至於成為制約我國未來發展的短板。同時,對於中國這樣的超大型社會來說,區域之間的發展不平衡,區域內經濟、社會、政治等方面的發展不平衡,都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既要承認這一客觀規律,但又盡量尋求協調平衡發展的空間,制定與執行引導平衡發展、協調發展的政策。這就要求一個省部級領導像管理整個國家那樣去思考和解決本區域內的問題,並且清晰把握本區域在整個國家發展中的地位和影響。
從這幾個角度來看,這兩年調整省部級主要幹部,呈現跨區域流動和上下流動的特點。一些以前在浙江、江蘇、上海等東南發達省份工作的領導被調到西南和東北省市區去工作;西南和東北的幹部到東部去工作,中央部門的幹部下到地方省市區工作。這樣的跨區域調動和上下交流,從眼前看,有利於地區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更好地推進各地的工作;從未來看,有了多地域、多部門工作經歷的積累,才能更加深刻地認識和把握國情,承擔起走上中央領導,肩負領導整個國家發展的執政重任。
基本趨勢是實現黨內幹部的代際傳承和接替
要保證一個政黨事業發展的連續性,就需要有政黨領導骨幹力量的代際傳承,中國共產黨建黨90年來,已經經歷了好幾代的幹部更替。實現黨的事業代際傳承的關鍵因素之一,是政黨的幹部隊伍朝氣蓬勃、新人輩出。這是一個政黨富有生命活力、事業興旺發達的標誌之一。政黨最高層的領袖人物,必須是經過各級崗位長期磨礪而湧現出來的傑出人才,必須要積累相當的政治經驗和政治智慧,也需要經過政黨組織長期的培養與考察。這就要求黨著眼於長遠,有計劃地有步驟地去培養和發現大批年輕幹部,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因而,中央制定了《2009-2020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後備幹部隊伍建設規劃》,對縣處、廳局到省部級的後備幹部培養做了一個整體性的安排。
要成長為政黨最高層領導集體的成員,省級主要領導崗位的鍛煉和磨礪是一個必須經歷的關鍵階段。事實上,之前在歷屆黨的代表大會上被選舉進入黨的中央核心領導層的,有相當部分是在省級黨政主要領導崗位工作了若干年,然後上去的。所以,2009年以來的這一輪調整,擔任省級黨政主要領導的幹部絕大多數出生於1950年後。尤其是2010年以來調整成為省部級黨政主要領導幹部的,是清一色的“50後”,其中還包括4個“60後”的年輕領導幹部。從目前的情況看,到黨的十八大召開前後,現任的省級黨政主要領導中有一些人達到退休年齡,有一些人將進入中央領導層,相信那時還會有新的人事調整,它的基本趨勢是實現黨內幹部的代際傳承和接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