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7日電/人民網刊載作者程佳音的文章指出,區域主義是20世紀特別是冷戰後國際社會中興起的一種重要現象,其作為全球政治範式理論的一個基本論斷是,“隨著區域一體化和全球化的日益發展,世界政治經濟的競爭將會超越主權國家的層面,在區域國家集團之間進行”[1],而它的本質特征乃是一種“國家間以區域為基礎的合作與聯合”[2]。
區域意識作為東亞區域合作的動力,既有理論基礎,又有某種程度上的現實根據。
第一,目前,東亞區域合作中的相互依存因素顯現出由經貿領域向政治、安全層面外溢的趨勢。當前東亞地區經濟、貿易一體化的迅猛發展,體現了這一地區相互依存程度的加深,當然這種相互依存還只是停留在客觀相互依存的層面上,它僅構成這一區域集體身份形成的基礎。這種“以市場為中心的地區化經濟合作”中,最有價值的就是東盟的次地區化合作。
東盟的有益實踐說明,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東亞區域內主權國家認識到相互依存的深度已使合作成為必然,東亞地區合作已由“事實上的地區整合”向“法理上的地區整合”過渡。但是,當前東亞區域合作與區域整合的主要任務在於如何促成這種客觀的相互依存向主觀的相互依存轉化,如何啟動集體認同的建構過程,並最終促成自發認同基礎上的深層合作。這種對主觀相互依存的認同,近期體現在為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而確立的六方會談機制上;政治與安全方面的對話,至少說明東亞地區各利益攸關方均認識到朝核問題對地區穩定與安全的共同利益構成威脅,對地區客觀相互依存的現狀和持續加強投下了一定陰影,因此有必要將其限定在東亞區域的框架下加以協商解決,即一種主觀相互依存的意識已初露端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