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西部“民工荒”調查 缺工人源於缺待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07 11:11:57  


 
  不過,最為矚目的則是其30萬的用工規模對河南勞務輸出市場的影響,其所引發的河南籍員工回流現象,也引起了各方的關注。

  24歲的胡胡,是河南郟縣人,在深圳富士康工作5個年頭後,已是線長的他,每個月能拿到3500元以上,去年富士康落戶鄭州之時,他選擇回到鄭州廠區。“工資也沒變,待遇還一樣,每年可以多回家幾次。現在線上的工人85%以上都是河南人,有的是一個村的親戚一起來的。”胡胡說。

  而用工“大鰐”富士康的到來,引發的不僅僅是用工回流現象,更是攪動了整個河南用工市場。

  “富士康薪酬待遇等方面相對河南本土企業要高,這對很多人來說是具有吸引力的。”楊鄭生表示,除了收入之外,富士康相對規範的管理,完善的福利及勞動保險和職工醫療保險等,也使本土企業感受到最大壓力。

  “這只是一個開端,隨著更多製造業入駐,未來勞動力市場的競爭會加劇,會對本土的用人企業帶來衝擊。”楊鄭生認為。

  春江水暖鴨先知。

  “現在感覺影響比較明顯的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鄭州市就業服務中心的一位負責人向《中國經濟周刊》坦言,像思念、三全等勞動密集型企業,越來越感覺到了用工的壓力。

  目前,像思念、三全一樣,大多數企業採取的辦法都是提高企業自動化水平,引進先進生產線,以減少用工數量,並通過改善員工工作環境,增加工資和休息時間,提供一定的上升空間“留人”。

  “就業難”已然成為“過往煙雲”?

  “用工荒”與“就業難”並存

  “河南農村的富餘勞動力為3200萬,截至去年年底累計轉移2360萬,還有800萬左右的農村勞動力需要轉移。”呂志華坦言。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勞動力供大於求的格局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就業壓力還是很大,還有相當部分剩餘勞動力就業困難。”楊鄭生坦陳,與此同時,一線製造業、家政業、餐飲業等行業“招工難”的問題依然嚴峻。

  “目前是,農村勞動者‘就業難’和企業‘招工難’兩大問題相互交織。”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一位官員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這和新生代農民工成為用工主力和產業升級帶來的變化息息相關。

  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農民工大省。2010年底,在該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量的2360萬人中,30歲以下的新生代農民工已占62%以上,這意味著新生代農民工已悄然成為企業用工的主力軍。

  而新生代農民工身上明顯的時代特征對其擇業觀念影響重大。

  “大多兄弟姊妹少,較之父輩,生活優越,沒有挨過餓,沒有受過凍,溫飽問題在他們頭腦里沒有什麼概念”,“忍耐力和吃苦精神遠不及父輩”,上述河南某大型食品企業孔經理如是評價。

  “那種工資不高、不包吃住、不簽合同、不上保險、發展不大的單位,只有傻瓜才會去。”採訪中,鄭州思念的一位青年職工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當代農民工更強調“尊嚴”與“發展”,像父輩那樣為了生存而不惜“委曲求全”的時代,對他們而言早已時過境遷。

  “與上一代農民工明顯不同,新生代農民工雖然戶籍在農村,卻大部分沒有務農經歷,他們擁有相對較高的文化程度,渴望融入城市,實現自我發展願望。”楊鄭生坦言,他們不同於父輩把打工掙錢作為唯一目的,在就業選擇不僅看重工資,更看重福利待遇、工廠環境、企業聲望以及發展機會等。

  而如何改變勞動力供給與需求之間失衡的結構性問題,是未來政府部門和企業都不得不面臨的一個難題。

  “一方面,根據實際情況,針對性地增加勞動力技能培訓,另一方面,企業要從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思路轉變,通過薪資、工作條件等吸引人。”楊鄭生坦言。

  安徽:“留守村婦”爭奪戰

  除了“動員”、“圍追堵截”返鄉農民工,吃苦耐勞、做事認真的“留守村婦”也成為了不斷增多的本地企業眼中的“紅人”,待遇承諾更是不斷升級。

  “外出務工和建設家鄉同樣光榮”、“在家做事就是好,小孩成績能提高”、“歡迎農民工兄弟返鄉創業、就業”……

  諸如此類的標語,在4月末的阜陽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和各鄉鎮街道上,處處可見。

  此時,春節早已過去,各類企業也早已開工。作為安徽省第一農民工輸出大市——阜陽市大街小巷的店鋪門前還張貼著醒目的招聘廣告,甚至連馬路邊公共汽車站牌、電線杆上也貼上了招聘廣告。

  2011年年初打響的中國東西部地區“農民工爭奪戰”仍在延續,阜陽依然“硝煙彌漫”。

  用工企業盯上“留守村婦”

  “我今年快40歲了,自己也沒有想到這麼大年紀還出來打工。現在我家離工廠才三四裡地,既能掙錢,還能照顧家庭,多好呀。”從來沒有外出打工經歷的許珍,見到記者就高興地說個不停。

  “以前要照顧家庭,沒機會出去打工。現在孩子大了,鎮裡也有企業了,就出來了。” 許珍告訴記者,愛人在外地幫別人開車,家庭年收入好幾萬元,家裡不缺錢。因為在家閑得慌,就出來了。“等以後有了孫子,家裡需要照顧,就不再給人打工了。”

  已近不惑之年的許珍是位“留守村婦”,家住京九鐵路東側的阜陽市插花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