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美關係最大的幻想是什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15 00:38:30  


 
  第一,要大度

  美國應大度一些。在5月4日題為《“勝利後的老大”應更大度些》的社評中,《環球時報》認為“美國太強大,管事就多,不管大概也不行,因此惹來的是非自然也多”,“確有值得同情之處”,於是該報建議,“這種情況下,美國‘站得更高’,‘心胸更寬闊’十分重要”,並說“美國的力量決定了它是這個世界的‘老大’,這個世界會不會越來越和平、多元、繁榮、公平,‘老大’的行為是最關鍵的。希望‘自私’等負面評價越來越遠離美國”。

  把未來的希望、人類的前途寄托在老大身上,在老大的帶領下走好,這大概是這家報紙從全人類利益出發站在全球高度上的對美國最頂層的戰略設計。當然,如果實現,中國也必能沾此恩澤。

  其二,不壓制

  大度了自然就不會對中國的一些“缺點”、“毛病”看得太過嚴重了,比如說人權問題、自由問題等,這是當然的邏輯。所以,接下來《環球時報》在5月11日就又發表了題為《西方施壓只會加劇中國社會警惕》的社評(這種“警惕”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是不是不能承受應有的騷擾,筆者不得而知),這篇文章承認“西方的意識形態優勢”,承認中國正“在西方主導的輿論場上被‘游街’”,也承認西方已把中國打成了“世界人權‘頭號公敵’”,並認為這並沒有什麼錯,是“陽謀”而非“陰謀”,但文章認為,西方這樣做效果不好,如此採用“壓制”的辦法,雖然是對中國異見人士的支持,也得到了一些“精英”的擁護,但同時也會造成一些“反彈”,用原話就是:“密集施壓肯定無助於中國形成更寬鬆的政治氛圍”,“西方如果此時加大意識形態攻勢,得到的必然是同樣有力的反彈”,該文章就此還為中國人進行了有力的辯解,說,“這決非中國人心胸狹小”。寫到這裡,筆者真的止不住是涕泗橫流了:能為我們中國人如此仗義執言,說一聲“決非中國人心胸狹小”,這是多麼“大度”的胸懷啊!如果美國真的能理解這一點,不足以說明美國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為開明的霸權嗎?(記得《環球時報》曾經就這個問題是發表社評說,“沒有一個以往的霸權國像現在的美國這樣較為務實、溫和”)

  其三,壓倒狂想

  上述渴望與期盼,美國有可能做到嗎?萬一美國不願聽從《環球時報》的勸告,或者幹脆對此沒有多大興趣怎麼辦呢?是不是中美關係的美好前景又要岌岌可危了呢?

  各位看官且慢著急,《環球時報》對此是成竹在胸、勝券在握的。5月5日,《環球時報》發表一篇重要的社評文章,題目為《現實將壓垮“中美敵對”的狂想》。該文針對美國將投更大精力對付中國,中國戰略環境可能惡化的悲觀預期進行了有力的回擊,認為,美國對中國的防範不一定就是對抗性的,美國不會把對付中國演變成當年美蘇那樣的關係,“最根本的一條是這些年持續發生作用的中美經濟聯繫,它的規模之大和程度之深,已經能夠壓碎美國右派的很多政治狂想,迫使美國領導人對華奉行更為現實的政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