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香港如何應對區域發展新格局的挑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06 20:28:57  


  中評社香港6月6日電/《信報》近日刊登評論文章稱,中國改革開放30 多年來最重要的發展成就之一,是區域發展格局的形成和不斷演變,改變了傳統“計劃經濟”下所謂“全國一盤棋”的高度統制格局,使我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自然地理環境和生產力發展水平差異極大的國家,得以發揮各地區的自身優勢,並在相互之間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利益共同體,進而推動全國經濟的高速成長。

  從70 年代末實施非均衡發展戰略起,中國區域發展格局經歷了從“沿海—內地”兩大板塊,到東、中、西三大經濟地帶,再到“四大區域”劃分的演變。期間,珠三角被中央定為繼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後的三大開放區之一,在吸引香港資金及產業轉移的支持下,實現了經濟起飛,而香港“九七”回歸後,與珠三角區域經濟的融合也進一步加深。

  區域發展新格局正形成

  隨著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頒布,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一個新的區域發展格局正在形成,也給香港帶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

  首先,全國區域格局從東部“一馬當先”向各區域協同並進轉變在改革開放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東部地區發展速度持續領先於中西部地區,珠三角區域更是東部發展的領頭羊,在中國從封閉走向開放的過程中“一馬當先”,與香港攜手形成的“前店後廠”合作模式,創造了曾一度佔我國半壁江山以上的出口加工貿易奇蹟,成為世界重要加工製造業基地之一。

  但到“十一五”,隨著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中部、西部和東北的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均逾13%,比東部地區快0.5 至1 個百分點,表明我國區域發展格局出現了重大變化,東部地區不再“一枝獨秀”,而是四大區域發展“百花齊放”,呈現全國區域間的協同並進新格局。

  這從國家兩年前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4 萬億刺激經濟救市方案中,大部分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都放到了中西部地區;繼而不到兩年時間內,陸續出台的近20 個不同空間尺度區域規劃中,一半以上也都落在中西部地區,即可看出國家調整區域發展策略的走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