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聚焦“2011高考作文”
http://www.CRNTT.com   2011-06-14 10:23:23


  中評社香港6月14日電/《光明日報》報道,一年一度的高考牽動著億萬人的神經。首場語文考試一結束,作文試題首當其衝成為各方專家爭論的焦點。

  命題怎樣避免“大而空”

  高考作文試題年年別出心裁,可又年年都有遺憾。珠海市教研中心語文教研員容理誠認為,透過今年高考18套作文試題所形成的一道人文風景,我們看到的卻是一個“大而空”的考題誤區。“命題者似乎在有意避開往年高考作文命題注重表象形式的格調,而刻意開辟一條注重理性思維的路徑。可又在具體的題目選擇上背離了應該盡量‘小而實’的作文命題原則,結果落入了大而空、口號化的俗套之中。”

  容理誠認為,高考作文“期待長大”、“總有一種期待”顯得虛幻而做作,不如就以“期待”命題,反而更能給予考生更大更多的思想表達空間。“談中國的發展”這類大無邊際的作文,除了刻意讓考生去塗寫那些空話連篇的文字外,實在想不出考生們還能去表達什麼。那道高考作文“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不會過去”看似具有哲學思辨性,但由於缺乏特定的對象和語境,就使很多沒有生活經歷的考生們感到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讓更多考生“有話可說”

  在很多人看來,高考作文試題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命題者往往把作文試題的意義和價值看得非常重,希望借助一篇作文的寫作使考生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使之擔負起國家與民族的重任。因此,高考作文題變得越來越成人化。深圳北師大附中語文教師王愛娣認為,成年人認為“有話可說”的試題,在考生看來卻未必。

  王愛娣說,今年作文考題中的全國新課標卷“中國崛起的特點”,江西卷的“君子三樂”等試題,雖然有社會意義和哲學含量,可對那些涉世未深的十七八歲考生而言,哪裡會有足夠的社會經歷和人生體驗去做如此深刻的反思?當今考生大軍中的獨生子女們生活中很少有兄弟姐妹相伴,至今還處於享受父母和社會關懷的階段,他們哪裡會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徹體驗?哪些會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深切體會?哪裡談得上“有話可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