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不斷加強軍事同盟,是不是出於對未來損失的考慮,因而才會在當下搶先採取行動呢?如果美國真是如此,那麼問題是,這條損失厭惡原理應該適用於所有行為體。為什麼中國俄羅斯這些想崛起的大國就不擔心自己未來的損失呢?它們難道沒有考慮到,如果現在不積極採取行動而任由美國打壓,那麼未來實現崛起的成本和難度都會更高?
總之,現有的這些可能的解釋,都難以完滿地解釋冷戰後霸權國和崛起國之間的戰略互動。
“大國無戰爭”時代
我認為,國際政治在近幾十年裡發生了一個重要變化:大約自1945年起,大國與大國之間很難再有戰爭,特別是不再會有全面戰爭。
如果1950年剛剛建國百廢待興的中國和1962年的印度勉強能被視作大國的話,那麼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國際體系內至多也不過發生過兩次大國間戰爭——朝鮮戰爭和中印邊境衝突。
一項統計研究顯示,1816~1945年,大國間由衝突升級為戰爭的概率為0.346。1946~1992年這一概率驟降至0.077。1816~1945年,所有國家間衝突升級為戰爭的概率為0.296,1946~1992年這一概率降為0.089。這一結果突顯了1945年之後大國之間爆發戰爭的困難。
不僅回顧歷史如此,而且展望未來,我們甚至也看不到大國間爆發全面戰爭的任何可能性。
大國無戰爭,從根本上是國際政治進化的結果,導致這一情況發生的最重要的催化劑和直接原因是1945年核武器的出現,而經濟聯繫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輔助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