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文匯報:復建居屋需慎之又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29 17:22:01  


  中評社香港6月29日電/樓價居高不下,要求復建居屋呼聲高漲。房委會昨日討論復建居屋事宜,房屋局常任秘書長兼房屋署署長表示,若復建居屋,從基本規劃至落成需時7年。

  《文匯報》今日刊登社評稱,復建居屋需時7年,說明其對即時調控樓市供求關係的作用不大,市民不宜對居屋期望過高。而且,復建居屋是樓市政策的重大轉變,目前樓市發生調整的可能性正在上升,更須審慎考慮,尤其要避免復建居屋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對樓市以至整體經濟造成猛烈衝擊。 

  儘管政府採取了多種遏抑措施,樓價依然持續上漲,普羅市民置業更加困難,要求復建居屋的呼聲此起彼落,普遍認為居屋是幫助市民置業的最有效途徑。但必須承認的事實是,興建居屋必須經過規劃、進行基礎設施、起樓等既定程序,進度難與私人樓宇相比較,7年或許是保守的估計,如果市民需求迫切、社會要求強烈,興建時間可以加快,即使是縮短至5年時間,復建居屋仍然是“遠水”,恐怕難以即時撲滅目前樓市熾熱的“近火”。 

  樓市的升跌主要受整體經濟、資金及需求等多種因素左右,居屋的調控作用不宜過份放大。97年本港樓市高峰時,當時市場上不乏居屋供應,但對壓抑樓市並無發揮明顯作用,難以扭轉樓價飆升的趨勢。相反,後來在亞洲金融危機衝擊下,樓市泡沫爆破,私人樓宇價格大跌,政府要花了近十年時間才把大量居屋單位出售。 

  本港樓市目前再次處於不合理的高位,已經超越97的高峰,但是物極必反,樓市也不可能只升不跌。目前,歐美經濟堪虞,低息環境可能不再,樓市隨時可能因為外圍因素的突發而逆轉。自去年底起政府推出增加土地供應、收緊按揭等多項措施,以及銀行加按息等因素,市場觀望氣氛已轉濃,市場預計今年上半年的十大屋苑成交宗數將創下2008年下半年以來的新低。若此時復建居屋,人為地大幅扭轉供求,會否令樓市出現難以控制的骨牌式下挫,值得留意。亞洲金融風暴時在內外因素夾擊下,樓市崩盤的一幕很可能重演,作出復建居屋決策的政府難免又再成為千夫所指。復建居屋可以研究、討論,但殷鑑不遠,基於目前整體經濟、樓市充滿不明朗因素,復建居屋需慎之又慎,勿再好心做壞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