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遭遇“低質量增長”:大幹快上令人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5 14:38:15  


7月24日,溫州動車追尾事故現場。
  中評社香港7月25日電/英國《金融時報》7月25日載文《大幹快上令人憂》,摘要如下:

  近日,一系列交通悲劇使國人倍感焦灼。溫州、杭州接連發生橋梁坍塌事件,剛投入運行的高鐵一再遭遇停電折磨,尤其是7月23日晚的動車追尾災難,更令人悲慟不已。

  “質量問題”不僅僅存在於交通領域。鄭州八棟安置保障房封頂兩月,因質量問題拆除,去年上海的11•15大火也與採用不符合標準的防火保溫材料有關,紫金礦業、哈藥集團等一批批企業嚴重污染環境。更為嚴重的是,食品安全問題不斷蔓延,已幾無放心食品可言。

  凡此種種,無不凸顯當下經濟增長質量低下之虞。過去30年,中國經濟保持了超過9%的平均增速,GDP躍居世界第二,可謂世界經濟史上的奇跡。但必須清醒認識到,這一經濟奇跡主要是靠投資驅動、靠生產要素的投入驅動的。正如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在《亞洲奇跡的神話》一文中所說的,資源的有限性決定了這種模式的天花板。麻省理工學院的索洛(Robert Solow)教授在一個著名的估計中認為,在美國長期人均收入的增長中,技術進步起到了80%的作用,投資增加只解釋了餘下的20%。中央已經意識到了原有經濟增長模式的局限,並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十二五”的主線。

  種種跡象表明,“低質量增長”、唯GDP至上的模式,已迫近社會承載力的臨界點。

  首先,環境污染導致的社會成本不斷上升。根據中國2006年發布的《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2004》,中國2004年因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失,相當於當年GDP的3%。根據環保部近期數據,2009年全國發生32起重金屬污染導致的群體性事件,江河湖庫底質的污染率達80.1%。全國近岸海域鉛的超標率62.9%,銅的超標率25.9%。重金屬污染面積至少2000萬公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