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媒體觀察:危機中 美債比美元安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3 00:55:15  


 
  無論是美國國內還是在海外流通的美元,最終都要成為美國金融系統內的美元,要收取3%的現鈔和現匯的差價,這實際上就成為美國的鑄幣稅。這決定了絕大多數美元資金只能以存款的形式存留在美國的金融體系內。當美國銀行業面臨利率掉期合約崩盤可能造成破產時,美元銀行存款並不安全。

  美國對於銀行的破產,10萬美金以下的儲戶是優先償還的,對於10萬美金存款以上的儲戶,是在小額儲戶償還完畢以後再按照比例償還。這在保障了普通人存款安全的同時,也使得大資金在銀行的風險被放大。對於美元而言,大資金和小資金的持有現金風險是完全不對等的。在美國評級下降後,雖然美債的風險提高,但大資金持有現金的風險更大,因此造成大資金紛紛買入美國國債避險,這是一個美國國家信譽與美國的銀行信譽二者之間相對性關係。

  很多人還認為規避美元和美債風險,持有大宗商品是好主意,但事實是殘酷的。因為大宗商品的價格嚴重依賴未來經濟走勢,美國國債和銀行如果出現危機的話,經濟必定崩盤,大宗商品的需求和價格會下降得更快。進一步說,大宗商品的囤積成本和利益訴求是與利率掛鈎的。利率如果大幅度上漲,會造成原來大量囤積的成本增加,或者收益預期少於利息收入而遭到拋售。因此大宗商品在危機深化的過程中一樣也是風險重重,2008年金融危機石油跌破40美元就是最好的例證。

  因此我們可以理解美國國債上漲的原因:在風險因素下,美國國債評級下調,反而成為最安全的產品。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