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保障房的資金困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8 17:41:41  


    
  企業之痛

  財政資金捉襟見肘,中央的開工令又步步緊逼,1000萬套保障房必須在11月全部開工,各地政府不得不“到處找錢”。

  深圳目前發布了一系列政策,按照7月6日公布的《深圳市住房保障2011年度計劃》,政府計劃安排資金145億元,籌建6.2萬套保障性住房,地方財政將為此承擔26億元,通過租售保障房將獲得34億元資金,剩餘的85億元將全部通過吸引社會資金解決。而今年預計供應保障房不低於7600套,為了達到這一指標,深圳還將通過向社會購買或租用現有住房完成保障房供應。

  深圳常年遵循“收支平衡”的預算原則,“收多少花多少”,基本不舉債。2010年,深圳的財政收入超千億,因此今年的財政總支出定為1039.4億元。

  深圳世聯地產研究中心研究員趙耀鋒認為深圳不存在資金缺口問題,“政府財政實力雄厚,保障房的資金來源主要是社會資金,可能最終還是通過銀行借貸來籌集,但有了政府擔保,可以慢慢還,深圳沒有資金缺口問題,只有時間缺口問題。”更重要的是,深圳明確了保障房資金的來源,主要將通過社會力量完成資金籌集,也就是由開發商提前支付,政府回購的“BT”模式完成保障房建設。

  “BT”模式有利於政府,但對地產商而言風險不小,首先企業需要自籌資金,其次收益與商業項目相比大相徑庭,同時還存在政府違約和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資金實力薄弱的房產企業很難介入保障房建設。對此,趙耀鋒判斷,如果大量企業採用“BT”模式介入保障房建設,最終還是會通過銀行貸款完成前期的資金籌備,“如果有政府擔保,銀行借款的意願也會比較高,對於深圳這樣財政實力雄厚的政府,不用過於擔心債務風險問題。”但由於政府採用的是分期回購方式,企業資金回籠周期被拉長,再加上通貨膨脹因素,企業利潤被大大壓縮。

  深圳模式的特點是銀行願意在政府擔保的前提下借款給地產商,在地方債務危機加劇的背景下,深圳模式並不適宜在全國推廣。

  今年,深圳集中出讓的5塊安居型商品房用地採用“定地價、競房價”方式,此前這種拍賣方式並沒有得到開發商的追捧,外界普遍認為利潤太低是主要原因。但今年7月的拍賣卻得到了開發商的追捧,甚至出現了大小開發商“低價血拼”的現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