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京媒:美國的經濟霸權是如何形成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01 07:05:13  


 
  這一時期,世界上第一台台式電子計算機、第一只半導體晶體管、第一塊集成電路都誕生在美國,因此美國一直是世界信息技術的領導者。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帶動了美國本國以及各國對信息服務的巨大需求。 

  也正是這個時期,美國根據“租借法案”向盟國提供了價值500多億美元的貨物和勞務。黃金源源不斷流入美國,美國的黃金儲備從1938年的145.1億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億美元,約占世界黃金儲備的59%。美元的國際地位因其國際黃金儲備的巨大實力而空前穩固。這就使建立一個以美元為支柱的有利於美國對外經濟擴張的國際貨幣體系成為可能。 

  1945年12月27日,參加布雷頓森林會議的國中的22國代表在《布雷頓森林協定》上簽字,正式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從此,開始了國際貨幣體系發展史上的一個新時期。布雷頓森林體系以黃金為基礎,以美元作為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鈎,各國貨幣則與美元掛鈎,並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它使美元在戰後國際貨幣體系中處於中心地位,從此,美元就成了國際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國的主要儲備貨幣。 

  在20世紀50、60年代,美國和其它西方國家一樣,經濟雖有起伏,但從杜魯門的“公平施政”到肯尼迪的“新邊疆”政策和約翰遜的“偉大社會”政策,都在新的條件下不同程度地繼續推行羅斯福的新政政策。由於採用凱恩斯主義的需求管理政策,用財政支出和貨幣擴張來緩解衰退,經濟的起伏要比戰前平穩得多:工業生產年平均增長4.6%,生產率年平均增長3.2%;就業情況大為改善,其中,50年代的平均失業率為4.5%,60年代為4.7%;消費物價指數的年平均上漲率僅為2.5%。60年代,美國農業幾乎全部實現了電氣化,在經營管理上則實現了專業化、社會化。以致於有人將這一時期稱之為美國經濟的“黃金時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