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沃爾克就任美聯儲主席,強力提升美元利率。高息的強勢美元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國資本流入美國,將美國推入強勢美元時代。1981年,羅納德.裡根當選美國新一屆總統,裡根政府認為,國家對經濟過度干預,限制了經濟活力,是造成經濟惡性循環的根本原因。為了對付“滯脹”,裡根政府改弦易轍,採用了四個措施:穩定貨幣供應量、減輕稅賦、縮減開支、減少政府干預。最為有效的兩條是穩定貨幣供應量和減少政府干預。經過裡根政府的持續努力,美國終於1983年迎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高峰。
新經濟促美國引領全球
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世界經濟而言,沒有什麼比美國“新經濟”的出現與發展更引人注目、影響力更大了。在這期間,美國的經濟運行機制、經濟產業結構和經濟管理方式發生了深刻變革,這些變革不但使美國迎來一個新的經濟擴張期,而且使美國經濟脫胎換骨,連續創造出一個連美國人自己都不敢相信的經濟增長奇跡。
1992年以後,克林頓總統執政期間,美國迎來了新的經濟大發展時期。在這一時期,美國股票市場起起伏伏,但技術產業卻始終保持著快速發展的勢頭。
克林頓上任後,把重振美國經濟列為其最優先和最根本的任務,在執政一個多月時間裡就接連推出“一攬子經濟復興計劃”、技術產業政策以及對外貿易政策。核心是大力削減財政赤字,實施有增有減的財政政策;堅決制止通貨膨脹,實行穩定、連續、中性的貨幣政策;加強經濟外交,實行開拓國外市場為核心的貿易政策,擴大出口。並直接推動產業技術進步。此外,還提出提高能為利用效率、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計劃。在醫療保健制度方面作了重大改革,提倡尊重工作與家庭,重視城市建設等等。
在克林頓產業政策促進下,1990年代中後期,充分展示了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強大威力。信息技術及高新產業的高速發展帶動了整個美國經濟快速增長,而網絡信息的發展又為美國的經濟全球化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必要條件。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國際投資活動的增多以及國際資本市場的開放,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繫越來越密切,經濟波動的傳導渠道越來越多,一國的經濟變化會很快傳導到他國,帶來世界經濟的同步波動。作為世界經濟領頭羊的美國經濟的波動對世界各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