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報:反恐,美國須向中國學冷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18 00:03:36  


2011年9月1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9·11”紀念音樂會上表示,自“9·11”恐怖襲擊事件以來,美國在近十年的反恐戰爭中付出了巨大代價。
  中評社北京9月18日電/“9•11”十周年紀念日剛剛過去,人們在反思十年得失時發現,這期間美國等發達國家實力的下降及中東地區和平穩定被破壞都極為明顯,而中國等新興國家卻展現出驕人的發展業績。中美同為恐怖主義受害者,都為反恐花費很大心力,卻為何呈現不同結局?反恐,美國應向中國學習什麼?

  環球時報刊發日本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庚欣的評論文章稱,首先要學中國冷靜把握時代主題,不因悲情改換發展方向。“9•11”一聲轟鳴,各國震驚。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翻臉,一下子將“反恐”列為美國頭等大事,整個美國悲情彌漫,舉國“殺聲”,隨後陷入戰爭泥潭,不能自拔。中國當時也正值“台獨”猖獗,社會上也頗有些激情衝動,但中國政府卻冷靜把握時代主題,牢牢抓住“和平發展”不動搖,將反分裂、反恐等都納入“和平發展”大格局,將這些消極的“麻煩”都引入“和平發展”的積極軌道,反而促進了整體發展。無論是台海危機,還是藏疆騷亂,都是以這樣的大格局靈活、妥善地予以化解,由此創造出中國特有的“和平發展”反恐模式。

  其次要學中國以柔克剛,培育共同利益及感情聯繫,不以牙還牙、冤冤相報。這裡至少有兩條值得稱道。一是中國以加大優惠投入、發展經濟根除恐怖根源,不以壓制、掠奪“斷其生路”。中國政府對新疆、西藏等地的經濟支援令人矚目,“十二五”期間新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將比“十一五”翻一番多,而且是以改善民生為首。這與美國的反恐以破壞、摧毀當地經濟基礎,掠奪當地資源,造成更大民生危害及人道主義災難,激化社會矛盾的做法截然相反。中美做法的差異,固然與中美反恐戰場內外有別有關,但美國的做法的確逼得恐怖主義破釜沉舟,導致反恐效果大打折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