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外媒稱中國珍珠鏈戰略屬防禦性不造成軍事威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22 12:04:58  


資料圖: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全景。
  中評社北京9月22日電/據環球網編譯阿聯酋《海灣時報》報道,與以往相比,隨著當今美國等西方世界國家紛紛陷入債務危機,中國軍事力量崛起呈現出更大的威脅性。最近,飛速崛起的亞洲巨人——中國推出了第一艘航母,而此舉只會增加該地區國家對中國軍事威脅的憂慮。但更深入的剖析顯示,中國稱其軍事力量的一個組成方面,即所謂進行遠程海軍裝備建設的“珍珠鏈”戰略,更多的是一種狂熱的想象,而並不會造成一種實際的軍事威脅。

  文章稱,在一份2005年的美國國防咨詢公司——博思艾倫的報告中,這種說法被廣泛用於解釋中國在南亞沿海地區修建海軍基地和軍事情報站計劃的主要目的。而篤信這種有爭議觀點的人士認為,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不斷嘗試拉近與印度洋地區國家的外交關係。中國已經簽發了針對該地區首都城市的數百萬美元經濟援助、貿易往來和軍備輸出,而中國的國有企業已經在巴基斯坦(瓜達爾)、斯里蘭卡(漢班托塔和科倫坡)、孟加拉國(吉大港)和緬甸(實兌和皎漂)投資興建了商業港口。縱觀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正在進行的海軍現代化工程,許多人擔心這些貿易港口終有一天將會升級為永久性海軍基地。在最壞的情況下,令人擔心的是這些海軍基地更有利於北京方面威脅印度的安全和國際航線,並且將對本地區內美國海軍霸主地位造成挑戰。

  雖然,這些評估是大大誇大了實際情況;但還是有很多質疑中國“珍珠鏈戰略”的理由。然而關鍵的是,現在沒有證據表明這些港口的建設與中國“珍珠鏈”戰略有聯繫。相反,中國“珍珠鏈”戰略的實際情況與北京方面的說法是一致的:在這些地區為西部內陸省份修建常規的海洋運輸基礎設施,以開辟印度洋海上貿易路線。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這些港口缺乏戰略價值。中國戰略原油油輪可利用這些南亞港口,及通往中國的陸上管道卸載來自波斯灣的石油;而無需一路航行到東亞水域。北京擔心中國的油輪會被已部署在馬六甲海峽的美國海軍封鎖,這些前期準備將減少中國對這不穩定“瓶頸”航線的依賴。中國每年進口石油80%依靠這條供給線,它以能源安全為名修建這些基礎設施,體現出了中國的靈活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