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暗箱裡的“問責複出”豈能服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05 15:27:03  


  12月2日,有網友稱,江西“宜黃拆遷自焚事件”中被免職的宜黃縣委書記邱建國和縣長蘇建國已悄然複出,網絡輿情嘩然,公眾的疼痛與記憶在瞬間被重新點燃。一年前,“宜黃拆遷自焚事件”震驚全國,邱建國、蘇建國為此被免職,相關部門展開立案調查。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孟勤國評論說,當地政府在拆遷過程中完全沒有遵循法定程序,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違法行為。如今,立案調查的結果未明,公眾倒是聽到了他們複出的消息,讓人如何不驚詫?

  高調問責,低調複出——幾乎成了某些地方慣有的問責公式,在不少群體性事件的調查追究中,公眾輿論危機高峰之際,即是責任官員免職摘帽之時。然而時過境遷,輿論監督風頭稍微平靜一下,所謂的“立案調查”往往就不了了之,被免職者則會換個地方繼續做官。問責“問”得糊裡糊塗,複出“複”得神神秘秘,一切似乎都是對民意的搪塞糊弄,難怪每次官員複出都能在網絡內外引來噓聲一片。

  問責並非將人一棍子打死,徹底不給官員複出的機會。可現在的問題是,許多“問責免職”和“官員複出”事件,處理不公開,過程不透明,結果不公布,搞得十分神秘,如同跟公眾捉迷藏一樣。如此不清不白的問責方式和複出路徑,自然難以服眾;這般遮遮掩掩的暗箱操作,只能給人更多的想象和猜測空間。“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其實,公開的問責處理不僅展示了權力胸襟、詮釋了權力倫理,更證實了有錯必改、必糾的權力自我修復能力。要讓公眾心悅誠服,真正感受到權力的糾錯誠意,必須將糾錯過程曝露在陽光下,主動接受群眾的監督和指摘。

  在此,筆者倒是希望撫州市乃至江西省有關部門,正視網民訴求,更加審慎地對待“宜黃拆遷自焚事件”被免職官員的複出問題—— 其一,既然當初對他們作出了免職並立案調查的決定,現在不妨將調查過程、調查結果、最終處理決定全面公開,就其公正性接受公眾考量評判;其二,既然這兩名官員在過去一年中做到了閉門思過,其自我批評和檢討通過了上級審核,不妨讓他們直面公眾,看公眾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其三,既然撫州有關方面認為他們有必要、有資格複出任職,繼續賦予重任,不妨將官方的理由和依據公示,讓公眾評判是否可行。(時間:12月5日 來源:濟南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