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被問責官員很快複出,豈能如此忽悠百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05 16:00:10  


  “宜黃拆遷自焚事件”,舉國震驚,不將宜黃縣委書記邱建國和縣長蘇建國拿下是問,絕難平民憤。現在,這兩位地方大員又悄然複出了,自焚者死得苦,民眾也被忽悠得苦!

  “問題官員”被問責而丟官,現在很流行;丟官後很快能複出,也很流行。現實中悄悄複出的官員並不少見,因黑磚窑事件被撤職的臨汾市洪洞縣原副縣長早已複出並長期擔任該縣縣長助理一職;安徽阜陽劣質奶粉事件後被問責的眾官員也已經複出;因在西豐警察進京拘傳記者事件中負直接領導責任被責令引咎辭職的主要人員也是悄然複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被免官員或明或暗地複出,民眾除了一臉的不理解,又能奈之若何?

  現在民眾不能不懷疑某些地方的幹部問責制度了。幹部出了問題,民眾的輿論揪住不放,為了避開風口浪尖,有關部門暫時先將問題官員罷免,難不成這問責制度是用來唬弄老百姓的?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一切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都是人民的公僕,公僕採用障眼法蒙騙主人,這讓民眾怎麼去相信政府的公信力?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講師梅賜琪認為,目前“被問責官員”的複出引起爭議是有其制度原因的,“在我們現行的程序中,又有哪一個官員的任命對於老百姓來說是清清楚楚的呢?即使複出是按照程序來的,問責時的‘清清楚楚’往往和‘複出’時的稀裡糊塗形成強烈反差,這種‘突然複出’的效果會引起大家的不滿。而這種不滿,也折射出官員管理體制本身的問題。”

  處理問題官員,需要狼牙棒而不是癢癢撓,如果輕描淡寫地走過場,不痛不癢地放將過去,問題依然是問題。為什麼公款旅遊屢禁不止?為什麼事關人命的時候,總有官員擅離職守?為什麼強拆事件頻頻發生?這與問責的雷聲大雨點小不無關係。“問題官員”只是被調整職務,待遇不減、級別不變,看來真傻的是老百姓,辛辛苦苦納稅養著一幹大小官員不說,還不能真正實行民主監督。(時間:12月5日 來源:新華報業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