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梁振英:“穩中求變”的治港理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19 23:25:51  


 
  1.施政理念 
  
  要適度有為,扶助企業,改善民生 
  
  現屆政府在4年前已經公開放棄“積極不干預”政策,但施政卻未能落實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例如6大優勢產業的發展步伐緩慢,反映政府仍然未能擺脫過份依賴市場主導的思維,並且沒有做好配套措施,和提供誘因推動產業的發展。有關的施政理念必須是在確保公平競爭的大前提下,適度有為,扶持香港的企業,把握好國家和亞洲經濟蓬勃發展的良好機遇,促進較高速和持續的經濟增長,提供就業機會,改善民生。
 
  2.管治內涵 
  
  要強化調研,檢視政策主次,緊扣市民所想 
 
  政府要推動社會和經濟發展,要解決香港的深層次矛盾,就必須切實認識問題的本質,無論是創造發展的條件,或是找出問題的源頭和矛盾的所在,政府有必要擴大和提升政策研究的範圍和水平,強化社會和經濟問題的調研工作,以科學態度和客觀事實主導決策,才能提升施政水平。此外,政府也必須不斷檢視政策目標的主次,以落實“以民為本”的施政方向;政府更必須深入群眾,體察民情,以釐訂施政和資源分配的優次,並凝聚社會共識,確保政策緊扣市民心中所想、切合市民生活所需。
  
  3.政策執行要到位 
  
  要跟進、要評估、要確保政策到位 
  
  提升政策研究水平、重新檢視政策目標和資源分配的主次,是做好政策出台前的準備。但政策出台後,政府必需要跟進,確保政策的執行能到位;在政策落實後,更要有評估,以檢視政策能否達到預期效果。透過切實的跟進和評估,政府才能確保政策真正符合民生所求、社會所需。政府決策能貼近民意,自能減少社會不必要的爭拗,共同締建多贏局面。
 
  上述三種轉變要體現在香港目前最迫切和最需要解決的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拓展經濟版圖;(二)理順土地供應和解決房屋問題;(三)改善民生,以及(四)提高管治水平。
   
  就這些問題,我有以下的初步構思:
  
  1.拓展經濟版圖 
  
  當前國際經濟大環境動盪,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難免受衝擊,我們要居安思危,更積極地捕捉國家經濟高速發展 的機遇,充分利用國家對香港的支持,進一步鞏固和發展香港作為國家和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促進人民幣業務的全面展開。然而,面對急促變化的國際環境,以及內地經濟調整的新形勢,香港未來的經濟應該全方位發展,特別要找尋新的增長點。因此,在推動金融業進一步發展的同時,政府必須加強與內地部門溝通、打通發展經脈,對內促進,對外開拓,讓本地工商專業界可以有更大和更有利的發展空間。
 
  Ø 在特首辦下成立統籌機構,對外負責與內地的政策協商和規劃對接工作,對內負責協調和跟進相關政策局的工作,提高效率。
  Ø 加強G2G(香港政府和中央/省市政府間)的功能。
  Ø 建立官、產、研、學結合的聯合工作小組,制定產業政策,研究和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
  Ø 要求中央政府和內地部份省市政府與香港有關行業成立聯合小組,現場解決CEPA“大門開,小門未開”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