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土地管理法有望今年出台 已上報國務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14 15:12:44  


 
  向農民利益傾斜

  大幅提高農民在集體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這是2011年12月27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集體土地徵收制度改革的定調。在此次會議上,溫家寶強調,“推進集體土地徵收制度改革,關鍵在於保障農民的土地財產權。”

  上述國土部官員還表示,要保護農民的土地財產權,第一步工作就是要確權,“確權可以杜絕亂徵地的行為。”記者採訪掌握的情況是,國土部的最新要求是,力爭到2012年年底結束全國範圍內的農村集體土地的確權工作。

  對此,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錫鋅稱,這是農村集體土地徵收制度的重大變革,只有納入修改中的《土地管理法》,重分“土地蛋糕”才有法可依。

  原國家土地管理局土地利用規劃司副司長鄭振源前不久表示,《土地管理法》的修改重點是保障農民的土地權利,提高土地配置效率,保護農民的權益。鄭振源建議,“土地資源配置制度從計劃配置改為市場配置,才能提高土地效率。”

  在言及有關《土地管理法》的修改時,國土部黨組成員、國家土地副總督察甘藏春曾承諾,中國目前完善徵地制度的重點,應該放在對被徵地農民的補償安置上。“當然這必須是由國家權力機關來確定。”甘藏春說。

  據報道,在中國城鎮化進程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引發更多的社會矛盾。依照現行的《土地管理法》,徵地補償以土地被徵收前的年產值為基準,最高不超過年產值的30倍,而這些被征的土地轉為國有建設用地出讓時,市場價格遠高於徵地價格。

  其結果導致,地方政府、企業和村級組織占據了土地收益的絕大部分,而為數眾多的農民為所占份額微不足道而怨聲載道。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的研究報告證實,目前被征用土地收益的分配格局大致是,地方政府占20%-30%,企業占40%-50%,村級組織占25%-30%,農民僅占5%-10%。

  “此前提出的只是方向性框架,此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農民有權分享土地增值,為《土地管理法》的修改提供了具體修改指向。”王錫鋅表示,中央關於農村集體土地徵地改革方向已經明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