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何看待世界銀行給中國的建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02 11:09:51  


“獨立學者”杜建國大鬧世界銀行發布會,被工作人員驅離會場。
  近日,世界銀行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共同發布《2030年的中國:建設現代、和諧、有創造力的高收入社會》報告。報告為中國的未來發展提出六大戰略方向,包括:完成向市場經濟轉型;加快開放型創新步伐;推進綠色發展,變環境壓力為綠色增長,使之成為發展的動力;增進機會均等,擴大面向全民的衛生、教育和就業服務;加強國內財政體系及其現代化;將中國的結構性改革與國際經濟變化聯繫起來,與世界各國建立互利共贏關係。

  值得一說的是,在發布會的現場一位號稱“獨立學者杜建國”的人士,扮演鬧場者的角色。他高呼國企不能私有化,痛斥華爾街都是騙子。“杜建國”先生的“激情攪局”,恰恰是當下中國社會如何看待這份世行報告的一個生動注腳。

  這份報告在中國不引起爭議、不遭遇“抵制”是不可能的。因為其明確提出,中國應縮減龐大的國企規模,要轉變政府職能,重新界定政府與市場、企業和社會的關係,金融部門改革應該採取果斷、全面和配套的改革,按照市場原則推進利率的自由化。這次世界銀行開出的“藥方”,雖帶有一些華盛頓共識的味道,對中國來說,大體上卻是對的。

  如果我們重新檢視華盛頓共識所強調的“減少政府干預,促進貿易和金融自由化”等政策,那麼否定華盛頓共識是否意味著政府應該更多地干預經濟?貿易保護主義就是好的嗎?在全球化時代,如果各個國家為金融市場設置種種障礙,這是否又會影響全球市場的分工合作,讓世界經濟陷入寒冬?

  如果說金融危機是由於歐美政府監管過少的話,中國的病症恰恰相反,正是因為政府的管制太多、行政干預太過。從政府大規模投資拉動經濟,到對各種微觀經濟的干預,設置種種行業壁壘,禁止其他資金進入,以保護能源、通訊、金融、交通等等壟斷國企的利益。而世界銀行的這份報告,針對的其實正是中國經濟長期以來存在的結構性矛盾。也可以說,即便沒有世界銀行的這份報告,國人也很清楚,問題出在哪裡。這也是近年來,中國政府大量經濟政策與改革措施的矛頭所向。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