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富權:蘇貞昌火力偵察 謝長廷精佈狙擊防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14 15:23:55  


  中評社香港3月14日電/一直在為參選民進黨主席“鴨子劃水”式地作準備的蘇貞昌,終於搶在蘇煥智今日正式宣佈參選民進黨主席露頭了,而且還是“跨越式”的,首次出動就是與其黨內宿敵謝長廷會面,大有“相逢一笑泯恩仇”之態。但不知是出於何人的主意,這個令世人觸目的“蘇謝會”,卻是以跡近於“秘密會談”的方式進行,只有二人閉門傾談,連最親近的幕僚也不在場。幸好雖然謝長廷仍具有民進黨中常委的身份,但卻在民進黨中央權力核心實質操作中,已處於邊緣化狀態,而且兩人也已經沒有擔任任何公職,否則就要被質疑為“權力分配黑箱作業”了。

  新華澳報今天刊登富權的文章說,蘇貞昌將自己參選黨主席的首個動作設定為與謝長廷秘密會面,似是精心設計。因為他參選黨主席最大的阻力,就是來自謝長廷。儘管蔡英文和遊錫同樣也不願見到蘇貞昌出任黨主席,並也已採取了種種手段予以阻止,但蔡、遊二人都因各自的客觀因素而不便親自出面攔阻,因而謝長廷就“義不容辭”地跳起了這個重擔。其實,近年來謝長廷似乎是與蘇貞昌結下了比當年他與陳水扁之間的“扁長情結”更要嚴重的“瑜亮情結”,並由在“扁長情結”中的僅僅是不服氣於陳水扁,升級為“見血見骨”的砍殺蘇貞昌。在二零零七年黨內“總統”初選時,就把蘇貞昌殺得遍體鱗傷;在二零一一年再次黨內“總統”初選時,謝長連雖然沒有正面與蘇貞昌交鋒,但卻在場外暗中幫助蔡英文,並使用了種種不規則手段,而使本來選情不錯的蘇貞昌僅以不到一個百分點落敗,此乃奇恥大辱。今次蘇貞昌要選黨主席,謝長廷又自告奮勇,為同樣也要“擋蘇”的蔡英文、遊錫等人充當急先鋒。

  因此,蘇貞昌要選黨主席,就首先必須“搞掂”謝長廷。本來,最為急於狙擊蘇貞昌的,是蔡英文而不是謝長廷,因為蔡英文“二零一六”還要再選“總統”,這就需要有一個黨主席的“名器”來強化自己參選“總統”的正當性,及利用黨主席的權力為自己參加黨內初選度身定做遊戲規則。但由於蔡英文已連續出任兩屆黨主席,按黨章規定不能再選這一屆黨主席,就只能是在跳過這一屆之後,在兩年後換屆時捲土重來,因而必須擋下蘇貞昌,為自己兩年後的參選黨主席掃清前路。然而,正因為這一屆不能直接與蘇貞昌交戰,就要拜託謝長廷發動“代理人戰爭”。因此可以說,在這一屆黨主席選舉中,蘇貞昌所面對的主要表面阻力是謝長廷,這就決定他首先就要“擺平”謝長廷,即使是無法令他撤出戰場,也不要使用不規則手段。當然,蘇貞昌此舉,也不無對謝長廷當面進行“火力偵察”的用意。

  果然,這個“火力偵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謝長廷昨晚在電台節目中就夫子自道地說,蘇貞昌沒有向他表明要選黨主席,因而他認為蘇貞昌目前應該還在徵求意見及探求黨意的階段,並沒有談到具體參選黨主席或向他爭取支持。然而,既然謝長廷自己也透露,兩人在會面時的對談內容主要是針對台灣目前情勢,以及民進黨的處境、困境、發展做深談,為何卻偏偏要“哪壺不開提哪壺”,挑出了兩人會面時沒有談及的事項,蹦出一句:“蘇貞昌沒有表明要選黨主席”,從而引發“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效果,使人更為聚焦於蘇貞昌是否參選黨主席的話題來呢?儘管這場“蘇謝會”相談的主題,還是蘇貞昌未曾說出口的“要選黨主席”。但記錄本蘇貞昌沒有說出口,而且事後也沒有公開這場會面,當然也就更沒有必要為是否參選黨主席公開表態,謝長廷又何須“畫蛇添足”般地代替蘇貞昌做說明呢?

  其實,“蘇貞昌沒有表明要選黨主席”,這才是典型的謝長廷式“先講先贏,先入為主”及“代替決定”手法。亦即要搶在蘇貞昌公開宣佈參選黨主席之前,代替蘇貞昌宣佈“不會選黨主席”,一錘定音地將他鎖死。要說計謀,蘇貞昌真的遠不如有“小諸葛”之稱的謝長廷。

  因此,這就更加註定了蘇貞昌要選黨主席,道路不會平坦,前面將會橫垣許多艱難險阻。但是,蘇貞昌為何又要參選呢?看來,主要是出於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這是蘇貞昌人生的最後一搏,因為蘇貞昌的年齡已經不小,過了這一村就沒有下一店。倘若是二零一二年成功當選黨主席,二零一四年連任黨主席的機會就會甚高,這對於他要在二零一五年的黨內“總統”初選中獲勝,幫助甚大。因此,他要參選黨主席只是手段,真正目的是二零一六年的“總統”。畢竟以他的年齡與“馬英九後”的吳敦義、朱立倫等中生代相比,已顯得吃虧,不能再拖下去了。

  其二、儘管蔡英文、謝長廷、遊錫都要聯手阻擋他,但在黨內獲得較多支持的蔡英文在本屆已不能再選,而謝長廷、遊錫則受多種不利因素之限也不會參選,但他們又無法推出更具實力的中生代。在此情況下,蘇貞昌就更顯得“山中無老虎,猴子做大王”,較為有利的時機不容錯過。否則,到了兩年後蔡英文不再受“連選得連任一屆”的束限,可以再選時,蘇貞昌就未必有把握能贏了。而現在蘇貞昌佔據了權力高地,已經離開民進黨權力核心的蔡英文兩年後再選,就未必能成功仰攻峰頂。
 
  其三、這一屆前台南縣長蘇煥智也有意要選黨主席,但他的實力遠遜於蘇貞昌,只不過是寄望於蘇貞昌因受阻而棄選,自己就可乘機取而代之。因此,蘇貞昌的決定參選,就將使蘇煥智失去參選的前提。

  其四、最重要的原因,是蔡英文、謝長廷、遊錫聯手“阻蘇”的“有力武器”--陳菊,似乎真的未必會參選黨主席。前一段時間,人們分析她不會參選黨主席的原因,是因為要爭取連任大高雄市長,必須以市政優先。但以她未到半個月代理主席的表現看,她並非是出任黨主席的“料”,如果她出任黨主席,可能民進黨會更爛。

  實際上,近日民進黨內就有人發牢騷,指出在蔡英文卸任後,民進黨高層的判斷力不足,缺乏重大議題的判斷能力;知識力也不足,缺乏兩岸政策的論述能力;領導力更不足,再度陷入派系較勁的混亂局面。對這種這有利的形勢,蘇貞昌當然不會錯過。在排除了陳菊之後,蘇貞昌已幾乎是篤定當選的了,儘管得票率可能會並不理想。

  其五、現在“新潮流系”決定“中立”,是因為陳菊是“新潮流系”重要成員,蘇貞昌則是“新潮流系”的重點支持對象,“新潮流系”不願在兩個支持對象之間搞分裂。但倘陳菊棄選,這個顧慮就將會消除。儘管說,蔡英文也是“新潮流系”的主要支持對象,但她本屆不能參選,因而不存在此問題。倘是“新潮流系”埋身肉搏,必會刺痛謝長廷的“仇新”神經,又豈能旁而觀之。

  正是因為有上述背景,更堅定了謝長廷要阻擋蘇貞昌的立場。因此,他就以“蘇貞昌沒有表明要選黨主席”,來再次拉開蘇謝大戰的帷幕。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