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加坡舉行潘受百年紀念研討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02 10:53:30  


配合潘受百年紀念研討會,主辦單位從各方面借來潘受生前所留下的墨寶,在華中圖書館展出。
  中評社香港4月2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本地舉行“潘受百年紀念研討會暨展覽”之際,海內外與會者再次呼籲興建“潘受紀念館”,也有人建議每兩年頒發一次“潘受藝術獎”,還有人號召成立潘受基金。

  已故潘受先生是新加坡的國寶,香港《明報月刊》總編輯潘耀明認為他也是華人社會的瑰寶,錢鐘書稱他是“大筆一枝,能事雙絕”,雙絕指他的詩與書法。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3月31日無法出席研討會,他留了一封信函說:“如果沒有潘受和劉抗等大師的貢獻,新加坡的文化將比現在貧瘠很多。”

  他說,潘受珍視自己的華夏血脈,竭力推進中華文化發展,一生與新加坡歷史息息相關,大家從中看到南大精神、新加坡與中國的血脈傳承、新加坡為確立自我身份所作出的努力。他也在中華藝術中開辟了南洋風格。

  3月31日在華僑中學鐘樓舉行的研討會,由南洋理工大學高等研究所和文學院聯辦,雖然清晨下著大雨,還是吸引不少人出席,教育部長王瑞傑為研討會主持“開鑼”儀式。

  潘耀明認為,潘受是華人文化世界裡一個永恒的象徵性人物,他對潘受身後連一個紀念館也沒有感到無限感慨,於是再度疾呼,希望有關當局、社會有心人一起共建“潘受紀念館”,讓潘受的人文風流得以傳承和發揚。

  他還建議設立一個以潘受命名的文化藝術大獎,獎勵華人世界裡有成就的文學藝術家。很多與會者也作出相應呼應,但應該怎麼做,看法不一。

  南洋理工大學高等研究所所長潘國駒教授說,潘受不僅是新加坡國寶,也是華人世界裡最傑出的藝術家,如果不建紀念館,海外華人覺得很可惜。他認為可從南洋理工大學做起,因為他畢竟為南大做了很多事,出過很多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