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縣進退機制
“在我的記憶中,10年前那次調整國家級貧困縣只是微調,河北省只有易縣出局。”葛之禮告訴法治周末記者,自1994年“八七扶貧攻堅計劃”起,巨鹿縣就是國家級貧困縣,當時依據的是199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00元進700元出,巨鹿縣以農民人均年純收入343元的經濟指標入列。
2001年,在國家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中,巨鹿縣再次入圍國家級貧困縣。“由於國家財力所限,扶持力度不大,第一輪扶貧結束後,原貧困縣沒有明顯起色,經濟狀況排名依然靠後,所以幾乎是整體進入下一輪。”
葛之禮說,巨鹿縣三進國家級貧困縣,沒費什麼力,完全靠實事求是的報表,沒有像湖南新邵那樣“做了大量的工作”。
張躍進表示,國家扶貧開發辦對貧困縣有一套嚴格的進退機制,在醞釀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時,確實有一些縣送申請、托關係、找門路,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沒原則,“用扶貧款去給富人臉上貼金”。
“當然,任何一項標準制度都不是絕對公平的。”張躍進坦言,以2006年至2008年經濟指標做依據,可能有些不太切合實際,畢竟4年時間太長,有的縣已經脫貧或返貧,會形成不需要的送上門、而真正貧困的卻得不到幫扶。
2011年年末印發的《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指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制定辦法,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實現扶貧重點縣逐步減少。
國家扶貧辦要求,“十二五”(2011年至2015年)期間,要按年度考核,凡連續3年進入全國(1508個縣)排序前50%的重點縣,或被授予小康縣、百強縣榮譽的,一律退出,直接減少,不再補進。
2011年12月,劉寶華履新威縣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還未來得及熟悉業務,便得到威縣“升格”為國家級貧困縣的消息。
威縣扶貧辦沒有獨立的行政編制,掛靠在縣民政局,現有員工10人,劉寶華對法治周末記者說:“現在工作量明顯增大,大家已經有些吃不消,縣裡還沒有增加人手的表示,好在扶貧工作‘不是一個人的戰鬥’。”
資料顯示,威縣已經成立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縣委書記任組長,實行副縣級以上領導幹部、縣直部門包村和黨員幹部幫扶貧困戶制度,層層簽訂了扶貧目標責任書,並納入年終考核。
據了解,在邢台市,只有被納入國家級或省級貧困縣的縣才單獨列出扶貧開發辦公室,其他縣扶貧辦人數很少,與民政局合併辦公,主任往往由民政局長或副局長兼任。
“扶貧開發辦畢竟是臨時機構,我們盼望它退出歷史舞台的那一天。”劉寶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