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要在兩岸關係發展中先行先試 |
中評社香港6月1日電/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唐永紅副教授在《中國評論》月刊五月號發表專文《廈門發展目標:構建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區》,作者表示:“根據《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和國務院批准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有關要求,‘為全面推進廈門市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2011年12月17日,國務院批准實施《廈門市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廈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構建‘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區’的總體目標,並提出了總體要求、主要任務、配套改革、保障措施和工作機制。這是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與兩岸關係發展新形勢下,中央對廈門經濟特區如何‘特’的新的定位與新的支持,也是繼續發揮廈門經濟特區在改革開放與對台工作中的先行先試作用、在海西建設與兩岸交流合作中的龍頭示範作用的一個重大舉措。”文章內容如下:
《總體方案》之目的與意義
(一)繼續發揮廈門經濟特區在改革開放與對台工作中的先行先試作用
30年前設立廈門經濟特區的主要目的,是讓其在中國大陸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從封閉經濟向開放經濟轉型過程中發揮先行先試作用,並促進兩岸直接三通與和平統一。建設30年來,廈門經濟特區不僅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了歷史性成就,而且作為中國大陸改革、開放與對台工作的試驗場,在體制改革、對外開放、兩岸交流合作方面取得了先行先試的成效與經驗,為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和對台工作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